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未来之路

——委员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2021年10月19日 09:33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让我们携手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的发言,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协同为上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同时以交通领域的‘三通’(即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作为顶层设计,通过四位一体(即陆、海、天、网)互联互通,最终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这样表示。

从开放包容,到普惠平衡,最终实现共赢,这是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而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为全球交通发展贡献力量。在钟章队看来,通过这一交流平台,中国在建设交通大国过程中的经验将与其他国家共享。同时,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还将越开越大,构建全球命运发展共同体,实现硬联通和软联通,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要先行。这既是现实的切入口,也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资金从哪里来?钟章队表示,一般来说,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国家或区域性国际组织做背书,政府社会投资(PPP)模式虽然也在探索,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回报期较长,民间投资者一般较难坚持长期投资。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国家整体实力不稳,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资金压力,仍需通过多边合作实现发展。

比如,修路能否以点带面搭建基础设施立体网络?用钟章队的话说,这里涵盖信息通信网络、电力能源网络,同时还要考虑构建一张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这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大网,争取做到道路畅通即协同,协同即减碳的智慧化目标。

再比如,智慧交通与应急管理如何有效“配合作战”?“极端天气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挑战,但要对抗‘老天爷’,仅靠一国无法实现,我们可以靠着贯通彼此的道路,以及根植于这条道路上的智慧软硬件,共同应对!”钟章队这样说。

底色为绿

在习近平主席的发言中,“绿色”一词被先后提及8次。众所周知,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面对“双碳”目标,我们该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给出了一组数据——在促进交通运输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方面,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废旧料循环利用率已达到95%,实现了粉煤灰、煤矸石、矿渣、废旧轮胎等废旧材料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同时,通过强化常态化预防性养护,提高养护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加大养护新技术推广力度等手段,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正在提高,全生命周期成本不断下降。

说完路再说车。据王先进介绍,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与2015年相比,2020年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7.5%。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推动交通装备设施用能多元化发展,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截至2020年底,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达到46.6万辆、13.2万辆和43万辆。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替代设施全面使用。全国31个省份已有1500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实现充换电设施覆盖。

此外,中国积极推进港口和船舶岸电建设与使用,截至2020年底,全国港口岸电覆盖泊位7500多个,主要港口90%的港口作业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

王先进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有全球视野、有国际担当:一是彰显倡导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开放共享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局;二是彰显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中国担当;三是彰显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致力于传播和践行可持续交通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为全球交通发展贡献力量、贡献中国智慧的国际担当。

 数字为先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向全世界人民宣示,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谈及对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主旨讲话的学习体会,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这样表示。而展望未来,苏权科提出,我们要坚持开放联动、坚持共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多边主义,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

苏权科同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为全球交通发展贡献力量。这一实实在在的举措将在全球范围集聚智力和资源,为可持续交通的创新发展提供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粤港澳三地不同技术标准融合,不同规则对接,不同主体的协同管理与决策机制,可以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我们目前从事的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工作,也可作为数字丝绸之路的先导工程,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作出中国贡献。”苏权科表示。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交通 基础设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