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胃息肉会癌变吗?

2021年10月20日 16:00  |  作者:唐旭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体检季,最近一些患者带着体检报告来紧张地问我:“大夫,我这胃里长息肉了,会变胃癌吗?”其实,胃息肉能否癌变,主要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以前介绍过大肠息肉的癌变风险,尤其是腺瘤性肠息肉是大肠癌前疾病。相对于大肠息肉,胃息肉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这几年患病率似乎在增多。今天,我就详细介绍一下胃息肉的真实面目。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于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2000多年前,古人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息肉一词。《黄帝内经》的《灵枢·水胀篇》曰:“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这是中医古籍对息肉最早的认识和描述。

从外观上看,有的胃息肉呈扁平状,略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数毫米,有的胃息肉隆起明显根部有蒂,长达数厘米。单发或多发,极罕见者可有100枚以上,常为家族遗传。大小不等,大部分直径在1cm之内,直径达数厘米的息肉少见。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胃息肉检出率越来越高。有研究显示:胃息肉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35岁以后胃息肉检出率明显增高,其中40~60岁之间的人发病率最高。

胃息肉有哪些类型?

通过显微镜观察胃息肉病理特征可将其分为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性息肉4种类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分类,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肠型腺瘤、胃小凹型腺瘤、幽门腺腺瘤和泌酸腺腺瘤。总体来讲胃底腺息肉是增生性息肉、患病率比较高,腺瘤性息肉发病率比较低,大于60岁的人以增生性息肉为主,小于40岁的人以炎性息肉为主。

胃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胃息肉形成的原因还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多在慢性胃炎或胃黏膜损伤的基础上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有关;部分胃底腺息肉可能与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药物)有关,服药超过2年胃底腺息肉发生率明显增加,与未服用该类药物者相比,服药超过4年的发生率可增加5倍;部分息肉与遗传有很大关系,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另外,胃息肉与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低纤维素饮食等。有研究根据中医体质学说调查显示:胃息肉多见于气虚质和阳虚质的患者。

什么样的息肉会癌变?

很多患者对胃息肉过度紧张、担心,是因为听说胃息肉会发展为胃癌。胃息肉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但是风险可大可小,不可一概而论。胃息肉的各种类型中,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没什么癌变风险,胃底腺息肉癌变潜能低,有报道显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胃底腺息肉伴异型增生的比例高达40%,而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因其异型增生的程度不同而异,有研究报道为6%~47%,主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

胃息肉如何防治?

得了胃息肉不一定有症状,主要靠胃镜检查发现。

在预防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戒烟戒酒,饮食规律,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治疗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消除胃部长期刺激因素;使用胃药应当遵从医嘱,避免不恰当地、长期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采用中药辨证论治调理身体内环境和胃内环境,对于息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癌变风险的腺瘤性息肉等是防治胃息肉癌变的最佳策略。消化内镜下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小的息肉可以在胃镜下用活检钳钳除,直径大于1cm的息肉要在胃镜下完整切除。胃息肉内镜下治疗后要定期复查胃镜评估胃息肉复发情况,一般认为,应在1年内对所有未切除的活检病理提示有异型增生的胃息肉进行复查,或在完成息肉切除术后1年内复查胃镜,需同时关注息肉处及周围黏膜状况,以期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恶变风险的息肉。在预防胃息肉切除术后复发方面,采用中药综合调理机体内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验证。

编辑:何方

关键词:息肉 癌变 腺瘤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