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 论>委员评论

从民生举措看香港施政环境的变化

2021年10月22日 13:47  |  作者:屠海鸣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国庆节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市民的生活如何?今年“十一”期间,香港中联办开展了“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活动。中联办领导分别带队,超过八成的员工参加,大家入社区、看住房、访商铺、进校园,传递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关爱,了解惠港利民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聆听社会各界的诉求。如此大规模地走基层活动,在香港回归以来尚属首次!

此事说明,中央十分关心香港,希望惠港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希望香港发展尽快开创新局,希望香港的住房难等深层次矛盾尽快破解。总之,希望在由乱及治之后,尽快由治转兴。

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矛盾凸显,甚至出现了2019年的持续暴乱,令“东方之珠”黯然失色。国安法实施一年来,香港局势逐渐由乱转安,但要走出低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住房难、置业难、就业难、创业难、向上流动难……一个个难题困扰香港市民,令部分青年人看不到希望,滋生了抱怨情绪。

作为中央政府派出机构,中联办一个重要职责是“联系香港社会各界人士”。此次“落区”是以实际行动更好履行中联办密切联系社会各界的功能,更好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落区”活动前,中联办与特区政府做了密切沟通,部分政府官员参加了中联办的一些“落区”活动,并在现场回应市民关切。

中联办领导“落区”活动后,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了新年度的施政报告。报告在改善市民所盼的民生领域的举措方面,有很大着墨。香港许多市民说,这是本届政府任期内最“知天气”、最“接地气”的一份施政报告,是落实中央要求、顺应时代变迁、回应市民诉求最到位的一份报告。

化解民生难题是特区政府的责任,但以往“下深水”不够,虽然年年都在说,但成效不大。香港至今有20万人居住在“劏房”和“笼屋”中,狭小的居住环令生存的尊严全无,完全不似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有的景象。

中央十分重视香港的住房等民生难题,多次要求特区政府在解决住房难题上尽快“破题”。市民有强烈诉求,中央在重点关注,特区政府再也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了,全社会都在为解决和改善民生难题出谋划策。

没有广阔舞台,再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世界上有许多“袖珍国家”和细小经济体,虽然人均收入很高,但由于仅有弹丸之地,发展不全面、不充分、不协调,民众的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香港的发展长期受制于“地域狭窄”,作为一个经济体,虽然曾跻身“亚洲四小龙”,但很快就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香港经济长期保持年均3%左右的增速,而同期内地的经济增速6%以上。不仅体量增长不大,香港在金融、贸易、航运等方面的优势,如果没有内地经济的强大支撑,也有丧失之危险。

正是看到香港长远发展面临的“瓶颈”,中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支持香港拓展发展空间,并且快马加鞭出台了很多惠港利民政策。从政策设计上,力求直达基层、惠及民众;从政策实施上,也要防止“跑冒滴漏”。中央本轮惠港政策这一崭新变化表明,中央对香港真心关爱,无微不至。

发展环境决定发展效率和质量。在中央主导下,香港有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香港终于可以革故鼎新、求变图强,重回正轨的香港将变得越来越好,香港的民主举措折射出的诸多变化,令人欣慰,令人振奋!

(作者系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香港 发展 民生 中央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