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乐观社会

浙大二院副院长吴志英:让更多罕见病患者不被误诊

2021年11月23日 15:31  |  作者:畅婉洁 鲁青  |  来源:民生周刊 分享到: 

30年前,还是住院医师的吴志英被一位“奇怪”的病人震惊了。

坐在轮椅上的少年,身体扭作一团,肢体僵硬,说起话来咿呀不清,口水不停地流,表情十分痛苦。

“当时家属说家里还有一位姐姐也得了这种怪病,已经去世了。我的导师慕容慎行教授听完后,用手电筒照着他的眼睛,指着角膜缘一圈棕绿色的环说,‘这是角膜K—F环,这个病人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吴志英回忆。

病人就诊时的状态,陌生的医学名词,以及导师的诊断,都给吴志英带来巨大的冲击。门诊结束后,她便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因为资料有限,书里没有详细记录,吴志英仅仅获知,这是一种因铜代谢障碍引起的遗传病。

30年后,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和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负责人,吴志英已接诊过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不患病,但各自可能会将有害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会让孩子不幸患病。这样的家庭,每生育一个孩子,其患病概率为1/4。”吴志英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一体化诊疗

1993年,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基因ATP7B被发现,逐渐揭开这个疾病的面纱。

肝豆状核变性在亚洲人群中的患病率为万分之一。ATP7B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患者出现排铜功能障碍,无法将从食物中吸收的铜排出身体,久而久之,铜就会沉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如果铜沉积在肝脏里,会出现肝硬化,肝肿大;沉积在大脑里,会出现手脚抖动,口齿不清,行走姿势异常,甚至精神行为异常。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会到很多科室就诊,如肝胆外科、感染科、神经内科、小儿科、精神科、肾内科、骨科……因此,疾病往往会被耽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0年9月2日,肝豆状核变性多学科诊治(MDT)团队在浙大二院成立。

肝豆状核变性MDT团队由神经内科、精神科、普外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儿科、骨科、眼科、感染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组成。MDT模式旨在针对每个病人的临床表现,联合多学科专家深入讨论,群策群力,使患者得到专业规范的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长期综合管理。

吴志英说:“铜会累及多个脏器,影响到人体内多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多学科团队的组建和讨论非常有必要。”

湖南患者小北(化名)便是这样一位多学科关怀的受益者。小北的病情比较特殊,排铜药物过敏,肝脏损伤进展急剧。考虑到药物对小北治疗效果不佳,MDT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后决定推荐小北进行肝移植。

“对于这类累及肝脏、颅脑、肾脏等多系统的疾病,患者求医时常常会走许多弯路。肝移植是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手段之一。其实,在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早期,并不需要肝移植,应优先通过规范的排铜药物治疗,即可控制和稳定绝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吴志英说,“铜元素的螯合药物(青霉胺、二巯丁二酸)在临床上已用于该病治疗很多年,在规范诊治下,患者可以拥有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肝豆状核变性虽为罕见病,却是罕见病中少之又少的“幸运儿”,因为它可以治疗。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持续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在吴志英牵头下,《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出台,吴志英团队对这一疾病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先后成立了肝豆状核变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心肌淀粉样变性、庞贝病、法布雷病等多学科诊治团队,打造了‘门诊—病房—研究中心’为一体的诊疗模式。在推动罕见病早诊早治早干预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罕见病基因检测体系和分子诊断平台,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长期随访计划。”吴志英说。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全球预计有超过3亿名罕见病患者,其中绝大多数为遗传病,而大多数罕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罕见病的重要手段。

“临床上,许多患者辗转多地就医,却始终无法明确病因,耽误了治疗。比如,我们接诊过一位唾液酸沉积症患者,被误诊了长达30年。”吴志英告诉记者。

吴志英团队对于罕见病的快速诊断能力为全国各地许多不明病因患者带来希望,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

来自新疆的林先生就是通过吴志英团队发表的论文,找到了他们。

林先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4岁多,小女儿1岁多,先后出现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大女儿1岁7个月开始学走路,但直到现在走路还是摇摇晃晃,双腿像踩在轻飘飘的棉花上一样。小女儿现在还不会独立行走,但她的双膝都没有膝跳反射。

林先生带着姐妹俩辗转多个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挂了20多个专家号,临床诊断为遗传性感觉神经病。但是,做了两次基因检测,仍未找到致病基因。 

林先生从吴志英团队发表的一篇科研论文中找到了两个女儿患病的原因,此前他们辗转重庆、成都、北京多地都无法确诊。

林先生判断,女儿的病应该是某种遗传性的罕见病。身为医学工作者,林先生仔细分析了两个女儿的基因检测报告,“发现我们家两个丫头都存在相同的COX2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我和我媳妇遗传的。”

此前,并没有专家告诉林先生遗传性感觉神经病和COX20基因有关,于是他就在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搜索相关关键词,吴志英团队几个月前发表的论文出现在他眼前。 

“我觉得很可能找到了病因,我们家大女儿的症状与您团队发表的文章非常相符。”林先生在给吴志英的第一封邮件里写道。

林先生搜到的这篇论文,于今年3月发表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Brain》杂志,这是吴志英团队历时6年的研究成果。 

浙大二院罕见病门诊有不少遗传性感觉神经病患者,吴志英团队敏锐地发现,其中8名患者的COX20基因都发生了复合杂合突变,这会不会就是他们患病的共同原因?

于是,他们开始跟踪随访这8名患者,深入探索COX20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最后形成的证据链表明,COX20基因突变确实会降低神经细胞功能,从而破坏感觉功能。 

“最近这10年,我们接诊了3万多名罕见病患者,有不少是从新疆和黑龙江过来的。如果患者在我们这里首诊,部分病人一周之内就可以确诊。”对于自己团队的早期诊断能力,吴志英非常自信。过去6年内,超过1.3万名罕见病患者带着最后的希望慕名走进吴志英的诊室,被收治于罕见病病区。

▲浙大二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

成立医学遗传科

在吴志英看来,罕见病的诊断还不是最困难的,真正的困难是在治疗上。

在已知的7000多种罕见病中,仅有不到6%存在有效治疗方法,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入的121种疾病中,仅有约60%“有药可治”。

“很多病确诊了,但没有药物能够治疗。病人着急,家属有情绪,我们更焦虑。虽然也无能为力,但我们是医生,必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们这些罕见病的医护人员要更有耐心。”吴志英说,“我希望患者明白,活着最重要,活着就有希望,也许三五年后药物就能研发出来。”

11月1日,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在浙大二院正式挂牌,这标志着,罕见病在浙大二院从一个病区走向了专业的独立科室。

“绝大多数罕见病与遗传基因密不可分,治疗突破也依赖于遗传手段的干预,遗传咨询和产前干预在临床中的需求愈显突出。”

吴志英说:“我们是国内首家针对罕见病专门成立医学遗传科的医院。目前门诊有两个诊室,可以进行长期随访。同时,有专门的病房和专门的医学遗传学实验室,明年还会把肌电图放到病房。这样,病人从走进医院开始,就可以实现快速确诊。”

罕见病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诊断,如何让更多基层医生能够识别罕见病?从2019年开始,吴志英团队接收各地进修医生到病区学习,进行罕见病诊治相关培训。

他们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早期识别和诊治能力,告诉他们遇到罕见病患者如何转诊,以提高诊疗效率,节省病人就诊时间和花费。

同时,科室还创办了科普公众号,经常发布疾病相关文章,并建立了微信专病联络员机制,让更多民众了解什么是罕见病。

经过30年的深耕,吴志英已如自己的导师一样能够精准诊断多种罕见病。“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省内第一个医学遗传学专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培训体系,以及完整的医学遗传学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引领医学遗传学的发展,成为学科领跑者。”吴志英说。

让更多罕见病患者不被误诊,并且得到更好的治疗,是吴志英团队正在努力的事。他们期望,让所有罕见病患者有药可医,让罕见病不再罕见。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鲁青)


编辑:郭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