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委员作家、艺术家讲述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实践和思考

2021年12月06日 14:25  |  作者:谢颖 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本报记者 谢颖 张丽

编者按:

第十一次文代会、十次作代会召开在即。五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奋发昂扬的创作热情,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报采访部分委员作家、艺术家,讲述近年来文艺创作的实践和思考。

与党同心,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我永远忘不了,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和主题雕塑日常协调的同事们,长年累月加班加点,‘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与3000多名作者反复沟通,涉及几千件作品和选题的反复修改打磨,组织数十次培训和审稿等会议,草拟300多份文件和材料,连续6个通宵组织239件美术作品抬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负一层,连续三天两夜谈判石材保障事宜,组织近400次大型车辆长途运输。”每每谈到建党100周年主题雕塑工程、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的筹备历程,作为具体组织创作的亲力亲为者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都记忆犹新、心存感动。

徐里历数着近年来中国美术界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的主题创作,诸如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他不禁感慨道,这些主题创作“精心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充分展示中国面貌、中国风格、中国精神,把优秀作品奉献人民,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努力树起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

“新时代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服务于国家大政方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步,才能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彰显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孟广禄说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反映时代精神成为文艺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要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时代的发展太精彩、太丰富,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的写作一直和时代同步,时代走到哪里,我的作品就写到哪里。”从事文学创作40多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的笔始终如一地书写现实题材。如果把她的作品连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十年来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痕迹。在她看来,时代发展如此之快,在新旧交替的缝隙里,全是文学的种子。作家要观察时代的巨变,反馈于内心,然后思考加工,用文字展现出时代精神。好作家应当对时代有一种警觉和责任。

与人民同行,表现最鲜活、最本真的生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信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重大的时代主题下,文艺工作者始终在场,他们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用文艺歌颂人民,弘扬正能量。

2019年冬天,第十一届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在阜平骆驼湾、顾家台等村采访阜平脱贫攻坚实践。后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创作暂时停笔。到了2020年3月,疫情刚有所缓解,他又立刻赶往村里,最终创作出《太行沃土——河北阜平脱贫攻坚纪事》,展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感人场景和瞬间。而早在2018年,他就“驻扎”在了雄安新区安新县王家寨村,至今已经3年多,创作长篇小说《雄安雄安》。

“时代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来完成,身处新时代,遇到的是新问题,要求人们有新作为,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史。”一直致力于农民题材创作的关仁山意识到,深入生活关键是要了解人的蜕变,比如农民在社会变革中产生的变化,他们内心在想什么?他们期盼什么?要展现新农民形象,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时代的担当,写出他们的灵魂。

“柳青创造的梁生宝形象,路遥创造的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变迁,我们今天的‘梁生宝’‘孙少安’‘孙少平’在哪里,需要作家以敏锐的眼光深入生活去发现、去塑造。”关仁山说。

生活,也是范小青创作的关键词。这几年,她佳作不断,无论是《桂香街》,还是《灭籍记》,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依然是主角,把百姓故事烟火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工作最接地气,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是最基层,但他们精神的光芒却很高,代表了整个社会向上发展的正能量。对于作家来说,如何才能塑造好人物?范小青的答案是“从生活中来”。

“我一直感谢生活、相信生活,生活给我写作的灵感和源泉”,范小青认为,创作是深入生活长期积累后水到渠成的结果,不能急功近利。由于与笔下的人物存在客观的现实的差别,作家深入生活尤为重要。从她自己的经验来看,一方面通过基层挂职等方式,现场感受最鲜活、最本真的生活;另一方面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多看多接触多了解。此外,在主观上、情感上与生活中的人物没有隔膜,“我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去感受人物,这样才能有代入感,然后贴着生活去写作,这份代入感又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

与时代同步,探索文艺创新

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要创作优秀作品,离不开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大胆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京剧等传统艺术在探索艺术创新时,除了依托于高新科技、跨界联合等表现形式,在题材上“旧瓶装新酒”,用传统艺术形式反映现实民生民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子。

孟广禄主演的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在当年首演时,因为京剧与交响乐的交融形式,曾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孟广禄介绍,这部京剧正在重新排练,主要是在原作题材基础上,展现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魅力。而最新筹排的作品,则试图通过人们通信方式的变化发展,从小切口来展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轨迹。“文化是有长相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京剧演绎,让观众认识文化,同时也认识到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需要充实的劳动,劳动者是最美的人。”孟广禄说,这就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时代与现实,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让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面对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现实题材成为文学创作的突出特点。如何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攀登文学高峰?

在关仁山看来,今天作家在不断拓展新的题材,融入了很多新的表现手段,是走向开放的现实主义。不过,在努力创新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方向,重视历史的逻辑、注重文脉的传承,在考察新事物时,还得细致考量心灵、道德及文化层面的内涵,以免滑入猎奇的反艺术轨道。“创新不是孤立的,是思想容量、情感深度、精神力量和艺术创新融于一体的综合考量。”关仁山表示,我们的创新必须深深扎根在现实大地上,扎根在时代洪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生动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06日   第 09 版)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创作 时代 中国 艺术 生活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