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海峡观察

对台工作必须摒弃“两岸交流无用论”思维

2022年01月22日 09:48  |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高杨)

“两岸交流越来越多,为什么支持民进党的人没有减少?”这是近期在几个由学术机构举办的国内外宏观形势研讨会上,记者听到的部分与会者在谈论两岸关系时发出的一些质疑声。这样的声音后来还转变成了“两岸交流无用论”,而值得警惕的是,甚至有人把台湾问题的本质,说成是“你把她当亲人她把你当仇人”。

事实上,在当下,持“两岸交流无用论”的人,绝不局限于上述参加研讨会的个别学者,也不局限于研讨会上才有这样的观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和各种网络社交媒体上,这种观点其实并不鲜见。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私利,大搞政治操弄,极力勾连外部势力,制造两岸对立对抗,企图把台湾同胞裹挟到“反中谋独”的邪路,日益把台湾推向危险的深渊。对民进党这些倒行逆施行为的厌恶,对部分台湾民众是非不分和“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让一些学者和民众滋生一种急躁心态——他们开始对和平统一变得不耐烦,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如果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几乎是一种奢望。渐渐地,导致他们对两岸交流也失去耐心。

对于“两岸交流无用论”,记者不能苟同。原因在于,这种观点一是不利于两岸关系健康发展,二是在两岸关系的现实中也站不脚。

历史告诉我们,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原动力,维护和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培养和增进两岸社会互信、增进两岸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两岸和平发展迈向统一的基本路径。

1987年,随着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潮形成,两岸交流大门被慢慢开启。尽管其间两岸关系有一些动荡和曲折,但两岸交流的量与规模不断扩大,领域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交流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事实证明,两岸交流30多年来,不管台湾地区政治如何变迁、政党如何轮替、民意如何变化,要和平、要交流、要发展始终是台湾岛内多数人的想法与期待。

而且,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两岸民间交流之所以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因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抗而造成的负面牵制的原因所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两岸实力对比越发悬殊,大陆因素对台湾社会的全面性影响日益增强,台湾社会的“两岸化”趋势日益加深。这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两岸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台湾岛内的分离主义势力仍然存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波折与危机,影响了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的稳定。

但两岸民间交流30多年,仍旧写下了两岸从敌对走向和解的动人篇章。35年前的台湾在宣传上实行丑化大陆政策,彼时的台湾对大陆持一种敌视的态度,在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心里,贫穷愚昧,甚至封闭落后,是他们对大陆和大陆民众的印象。

然而,随着两岸交流大门打开,30多年来,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偏见和误解在渐渐消除,从最初敌视大陆和大陆人民,到如今常住大陆经商、生活、学习、工作的台湾同胞已经高达200万人之多。2021年,有20名台湾文艺家、作家首次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13名台胞成为中国文联有关文艺家协会新会员;8名在闽台胞获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棒球运动员李宣泽成为首名获得大陆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台湾运动员;还有不少台湾专业人士来到大陆,从事科技、教育、乡创乡建等工作;目前已有2000多名台湾教师在大陆高校任教……客观地说,这35年来,两岸间的爱国同心圆越画越大了。35年前,在台湾丑化和敌视大陆背景下,很难想象一个台湾人会到大陆做教师,更难以想象每年会有200万台胞在大陆经商、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促成这一切变化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两岸的交流。而从这个角度看,一些人说的“两岸交流越来越多,支持统一的人反而却越来越少”是事实吗?答案是恰恰相反。

因此,维护和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培养和增进两岸社会互信、增进两岸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两岸和平发展迈向统一的基本路径。我们在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关上两岸全面“三通”的大门,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下去。统一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现在的两岸交流,就是统一进程的开始,要从争取台湾民心、争取为中国统一创造条件这样的战略高度去思考推进两岸民间交流,彻底摒弃两岸交流无用论的思维。 

编辑:李京

关键词:两岸 交流 台湾 大陆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