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省级政协主席交流任职渐成常态,这几个变化注意到了吗?

2022年02月09日 11:06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期,省级政协全会密集召开。多地政协选举产生了新主席。观察此番人事变动,可以发现省级政协主席交流任职,乃至异地交流任职渐成常态。

此番人事变动主要包括:江苏省政协原主席黄莉新任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政协原主席葛慧君任山东省政协主席,湖北省政协原主席黄楚平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重庆市原市长唐良智任安徽省政协主席,甘肃省委原副书记孙伟任湖北省政协主席。

四年前,类似的人事变动也曾出现。2018年1月,河北省政协原主席付志方任山东省政协主席,山东省政协原主席刘伟任河南省政协主席,河南省政协原主席叶冬松任河北省政协主席,安徽省政协原主席徐立全任湖北省政协主席,湖北省政协原主席张昌尔任安徽省政协主席。

同样在四年前,不仅出现了省政协主席之间的异地交流,还有: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泽林任吉林省政协主席;中宣部原副部长崔玉英任福建省政协主席;河南省委原副书记王炯任重庆市政协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党委书记、政委韩勇任陕西省政协主席。

三年前,2019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李佳任山西省政协主席,云南省委原副书记李秀领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还有多位省级政协主席发生职务变动。如,2015年,湖南省政协原主席陈求发转任辽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18年,山西省政协原主席黄晓薇转任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主席蓝天立转任自治区政府主席;北京市政协原主席吉林转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通过这几次人事变动,可以看出省级政协主席交流任职渐成常态。大致有几个特点:

一,省级政协主席人选来源日趋广泛,不仅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干部,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外省干部都可能成为省级政协主席。同时,政协主席不再是“最后一站”,担任政协主席后依然可能再赴党政部门工作。

二,担任省级政协主席后再异地交流者,大多在原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部级岗位上工作多年。有的交流者此前只有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作履历。如此番交流的黄莉新、葛慧君、黄楚平,此前交流的徐立全、张昌尔,在交流之前都没有出省工作的经历。

三,担任省级政协主席后再异地交流,目前均在相邻省区进行。此番葛慧君从浙江调任山东,两地虽不接壤,但同属华东地区。除此之外,省级政协主席之间的交流都是在接壤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进行。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干部交流。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此后,“五湖四海”成为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总结。一段时间以来,政协主席多从本地产生,担任政协主席后再进行异地交流也不多见。新时代,省级政协主席异地交流任职渐成常态,这符合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干部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提出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强调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省级政协主席交流到不同岗位是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的体现,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岗位领导干部的民主素养、协商能力。(记者 江迪)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