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沉向一线问“究竟”

——大连市中山区政协开展“无陪同体验式”调研活动小记

2022年02月28日 09:21  |  作者:曲曼丽 吕东浩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大连2月28日电 (曲曼丽 本报记者 吕东浩)

2022年,大连市中山区将为10个老旧小区全面改造升级,改造总建筑面积达76.65万平方米,涉及辖区5个街道、241栋老旧楼体,惠及10358户居民。

“老旧小区改造是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1月21日,中山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确定将老旧小区改造课题纳入本年度重点协商计划。

昔日老旧小区如何变身“智慧社区”?“一院一策、绿色社区”的特色怎样体现?

“改什么?怎么改?要让辖区居民说了算。”日前,中山区政协海军广场街道联络委利用半天时间,组织委员穿梭于3个居民小区之间,实地察看拟改造楼院基本情况,并与社区书记、楼组长座谈交流,为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协商积累第一手资料。

政协委员主动走出去、沉下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类似履职场景在中山区屡屡呈现。

时光退回到2020年8月,着眼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中山区政协党组做出一项尝试:在全体委员中开展“无陪同体验式”调研活动。

“无陪同”,意指轻装简从;“体验式”,需要身临其境。“如同量身定制,非常符合基层政协工作特点。”这一全新的履职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委员踊跃参与其中。

2020年当年,委员们聚焦调研“小切口”,做好履职“大文章”,围绕经济建设、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7个方面、18个课题广泛开展调研,最终针对中山区冷链企业疫情防控情况、辖区无集中供暖老旧楼房情况、居民冬季室温情况等形成6篇顺民意、有温度、接地气的调研报告。

2021年年初,中山区政协正式印发《开展“无陪同体验式”调研活动方案》,对调研项目、调研范围、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进行进一步规范,要求本着“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原则,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抓住关键,务求落实落地。

基于党政点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党组筛题的“无陪同体验式”调研安排,采取“三不两直”的形式,即:不提前通知、不确定时间、不规定地点,直接视察、直接调研,组织委员以“体验者”的身份,“一竿子插到底”实地考察、了解民情、倾听呼声。

区政协的同志介绍说,无需陪同带来的好处是,既有委员参加又能吸纳专家学者参与,通过参与式、体验式视察调研,发现问题、抓住要害,以事实为凭、用数据说话,避免出现“重调轻研、只研不调”现象。

“无陪同体验式”调研通常采取“自由组合”的原则,由区政协办公室、各专委会和各街道联络委分别牵头组成调研组,调研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由相关提案、大会发言撰写人担任,在调研后期或调研结束后,视情及时撰写调研报告,并着眼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所提对策建议言简意赅、观点鲜明、言之有物。

中山区政协“无陪同体验式”调研模式启动以来,2020年成立相关调研小组18个,2021年增加至24个,委员们按照“选题求准、调研求深、协商求透、效果求实”的要求,发挥优势、各显神通,先后开展各类“无陪同体验式”调研活动70余次,参与调研的委员累计达到150多人次,完成调研报告42篇,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14条。其中,“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强化山体公园(步道)管理满足居民健身需要”“在亿达云集特色商业街发展‘夜经济’”等12个重点调研成果,成为区政协大会发言和常委会专题协商内容。

“‘无陪同体验式’调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山区公共服务的改进和提升。”中山区政协主席高侃才表示,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把“无陪同体验式”调研与监督员履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下去,让委员沉下身子在一线发力,更好地为中山区发展建设献计出力。 

编辑:李京

关键词:调研 中山区 政协 区政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