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速度过快,如何解决?

茸芭莘那委员呼吁:设立专项资金抢救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

2022年03月04日 21:38 | 作者:李木元 谢阿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李木元 谢阿愁)头戴红色的宽檐帽、身穿独特的民族服装,是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每年参加两会的“标配”。此外,她还经常利用各种场合演唱普米族歌曲。“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的一员,很高兴能代表家乡父老参加两会,我的穿着打扮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普米族的传统服装、文化和风俗,从而关注和支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茸芭莘那这样说。

3

如何应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速度过快现象?如何保存、发扬少数民族的语言、习俗和民间艺术?如何避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被同质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茸芭莘那一直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守护者”标签亮相全国两会。今年,也不例外。

茸芭莘那告诉记者,自己既是一名少数民族群众,又是文艺工作者,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问题是责任,更是义务。今年两会期间,她准备提交一件《关于进一步加大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扶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聚焦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需要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协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并结合时代要求,努力挖掘民族地区乡村的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的内聚力和生命力。”

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如何加大?怎样保护?“要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设立专项资金,而且要确保专款专用。”茸芭莘那表示,专项资金用途广泛,比如可用于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大抢救项目与重点保护、研究项目进行经费补助;作为引导资金补助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扶持和资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及传承单位;征集、收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珍贵资料和实物;奖励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等等。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如何升级?茸芭莘那委员建议,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同时,拓展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传承路径。“如鼓励和引导广大毕业大学生投身当地的文化建设,通过组织调训、在职教育和远程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茸芭莘那委员还呼吁,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相关项目与产业进一步发展。利用丰富的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在资源、业态、营销等方面深度融合。

编辑: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