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飞委员:保护我们的太空“家产”

2022年03月09日 00:52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王硕)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太空活动的快速增多,如今,太空中,我们的“家产”越来越多。

据了解,仅2021年,就有103颗航天器顺利入轨;2022年,预计发射140余个航天器。到2022年底,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将超过400颗。但这些“小伙伴”却也面临着许多安全挑战——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自去年发射入轨至今,就在轨遭遇了多次抵近预警,并实施了2次主动规避;此外,还发生了我国某卫星受空间碎片撞击后在轨发生解体的事件。

“这警醒我们,需高度重视太空资产保护。”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建议,加快制定太空资产保护政策与协调机制,避免国家战略资产受到损害。

杨孟飞介绍,近年来随着各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在轨卫星和空间碎片数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低轨巨型卫星星座呈现出爆炸式迅猛发展。其中仅太空探索公司规划的星链星座卫星数量总规模就将达到4万多颗,是现有在轨航天器数量总和的数10倍。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空间碎片。尺寸大于1厘米的空间碎片撞击可导致航天器损毁,而目前可观测到的尺度在1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数量已超过百万个,毫米级碎片更是超过一亿个。

但目前我国对空间碎片的监测能力尚不足,且在轨航天器大多数不具备对厘米级空间碎片撞击防护能力,只能依靠地面系统控制调整轨道实现对空间碎片规避,自主规避能力弱。虽然国际上已经开始了空间碎片环境治理工作,我国也制订和提出了相关规划并开展了在轨实验,但整体工作进展缓慢。

为此,杨孟飞建议,应积极主动地推进太空资产保护政策制定,使太空资产保护活动有法可依,同时对外宣示我太空资产保护重视程度;从国家层面建立我国航天体系与其他国家航天机构的协调机制,针对巨型星座的轨道及部署计划、双方碰撞预警信息等进行通报。同时,推动空间碎片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快推动空间碎片清除项目立项实施,发展航天器空间碰撞预警与自主规避等相关技术。


编辑: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