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侯光明:疫情暴露了我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之中的短板

2022年03月10日 22:08 | 来源:广电独家 分享到: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广电独家」独家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

近年来,侯光明牵头提出了关于完善电影产业法律体系、培养新型电影人才、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建立电影多渠道发行播映标准体系等方面的提案,得到了立案落实。

今年会议,侯光明牵头联名提出4大提案:关于推进中国电影题材与类型多样化发展的提案,关于“以中国电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提案,关于尽快建立电影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提案,以及关于纠正海报等影视宣发物料不给编剧署名行为的提案。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电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的表征,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和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建设文化强国征程中,建设电影强国既是其重要内涵,又是电影自身发展所必须,更将支撑甚至引领文化强国的建设,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该规划锚定文化强国目标,聚焦电影强国建设,对未来5年中国电影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

今年侯光明提出的这4个提案,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和趋势,聚焦建设电影强国所需要解决和完善的课题。

-2

侯光明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

▍这是中国电影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广电独家」:目前中国电影题材与类型的发展情况如何?您建议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其多样化发展?

侯光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需求,实现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远景目标,都需要更多质量过硬、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优秀国产影片。

中国电影经历10余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对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来说,中国电影对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社会现实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题材类型单一,内容重复扎堆,仍然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短板。

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电影供给结构不合理,存在明显的“票房断层”和“冷热不均”现象。

电影大盘越来越依靠头部爆款影片,票房及影片数量出现断层,大部分中小成本电影处于亏损状态。影片在热档期扎堆上映,冷档期则无人问津,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影票价高企,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

2022年春节档票房60.35亿元,同比下降23%,平均票价却上涨8%,观影人次1.14亿,同比减少4600万。

在全国银幕数和总放映场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总观影人次下降,令人担忧中国电影所面临的观众流失等严重问题。

我国电影总体可以分为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纪录片4大类型。

近两年,国内电影市场中,主旋律电影突飞猛进,但其他种类的电影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步,而这些影片在国际传播领域更具优势。

这些都提示着促进中国电影题材与类型的多样化发展,优化市场供给,构建持续健康的发展生态是有充分必要的。这是生产企业和创作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电影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电影在艺术创作理念和手法上不断革新,电影工业体系逐渐成熟,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战狼2》《流浪地球》《长津湖》等影片在取得较好票房成绩的同时,形成了国产影片的品牌化效应,为完善多题材多类型多样化的国产影片创作格局奠定了创作基础。

-1

基于这些,我们有以下5个方面建议。

一是建议持续稳定电影产量,注重电影质量提升,优化电影市场结构。

发挥国有电影企业的市场头部作用,鼓励支持民营电影企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电影品牌;鼓励电影创作者挖掘中国特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

二是建议出台针对中国特色电影题材和类型的奖励扶持政策,建立专项扶持资金。

比如针对科幻片、动画片等不同电影类型进行专项扶持,关注中小成本影片的创作生产,尤其是有创意、有想象力、有艺术探索精神的现实主义题材,为其提供更多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三是建议推动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档期机制。

重视不同年龄、不同群体观众的观影需求与观影习惯,让差异化、多类型、多品种的优质电影获得良性的出口和渠道。

四是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电影评估体系,推动创作与评论良性互动。

通过推动建立权威、系统、及时反馈的电影评价评估机制,优化电影产业结构和生态,引领电影多样化创作。

五是建议加强电影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开发和完善多样、丰富、优质的电影公共服务方式。

如通过推进艺术院线发展、乡镇影院建设、电影惠民活动等多种措施,培养和提升观众观影习惯与观影水平。

0

▍将中国电影创作回归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上来

「广电独家」: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国电影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怎么做?

侯光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历史长河之中流传至今且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其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彰显出独特的价值。

电影是当下影响最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全球观众最易于理解的语言,中国电影具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国际传播的可行性。

将中国电影创作回归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上来,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电影学派”在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果也为此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长期以来国际电影市场一直被西方文化影响较多,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还相对比较弱,国内创作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也往往不足。

虽然中国在产量、票房等方面已是电影大国,近几年也有代表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出现,并在国际传播中取得成绩,但仍需要更多此类电影精品。

在人才培养方面,电影专业教育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创造性表达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缺乏兼具艺术文化传统涵养与电影创作能力的高端创作人才。

所以,我牵头作了关于“以中国电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提案。

我们建议出台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和引导相关研究和创作,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国内外电影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将电影国际传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植入高等电影教育体系,并加强电影专业人才的职业培训,增强中国艺术文化传统方面的引导。

▍电影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正是电影强国建设的评价标准

「广电独家」:如何看待尽快建立电影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侯光明:电影强国建设征程已经开启。到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远景目标是否实现、如何实现,均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评判依据与方法指导。

电影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正是电影强国建设的评价标准,以此才能清晰了解世界电影产业格局,了解中国电影处于何种位置,衡量出中国的电影强国建设尚存哪些短板,进而有目的地寻求解决办法,系统推进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目标实现。

当前,国内外尚无权威的电影强国及文化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此前,国内外关于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发展研究成果主要是以定性阐述为主,建立电影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相关研究的实证性、系统性与科学性,提升我国在相关研究中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也可以探索和带动其他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乃至文化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就可行性而言,现有中国电影学派、中国电影音乐、电影产业指数等相关研究为电影强国建设的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学派逐渐成为显学,学界和业界都在此旗帜下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很好的学术认可与社会反响。例如对中国电影音乐的理论研究、专业教育及创作实践成果,又如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每年发布的《中国电影产业指数研究报告》和《世界电影产业指数研究报告》,这些都为电影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实施研究提供了先行研究基础。

1

2017年,国家电影智库在北京电影学院揭牌成立

我们建议中宣部等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影强国建设评价工作,尽快出台一系列推进电影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政策措施,构建电影强国相关评测指标的数据库,设立专项课题基金,建立激励机制,并建立滚动研究机制,研究和应用同步推进。

▍影视海报虽小,却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面孔

「广电独家」:影视宣发物料不给编剧署名是否违法?这种行为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应该如何纠正?

侯光明:影视海报虽小,却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面孔,折射出中国保护原创知识产权的力度。

从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海报(署名编剧于敏、导演王滨等)到第一届百花奖获奖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海报(署名编剧梁信、导演谢晋等),上世纪近万张海报可以佐证,编剧署名是新中国电影行业的惯例和恪守的准则。

就法律角度而言,保障编剧在电影海报等宣发物料上的署名权是遵守著作权法的必然要求。

我国著作权法一贯地将编剧的署名次序排在导演、摄影、作曲、作词之前,这是由电影剧本版权诞生电影版权所决定的。目前已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梁信案等匡谬正俗的判例作为样板示范。

2

保障编剧在电影海报等宣发物料上的署名权也是遵守广告法的必然要求,广告法规定广告使用和引用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

此类把剧本作者编剧踢出海报、片花之外的行为,不仅打破新中国电影行业的惯例,也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如不纠正,侵害的是编剧群体,危害的是影视产业,损害的是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形象。

基于此,我们建议高度重视海报等影视宣发物料给编剧署名的工作,进一步明确落实海报等物料中编剧署名权的法定权利,依法追查并纠正此前不给编剧署名的违法行为。

▍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是为了实现建设电影强国

「广电独家」:2018年,您向全国政协大会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提案,刚才您也多次提到中国电影学派,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电影学派?您为什么格外关注它?

侯光明:“中国电影学派”构想最早是2016年提出来的,它与以北京电影学院为核心所倡导的、中国电影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学院派—新学院派”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这一生长脉络以电影理论为先导,集理论、创作、教育于一体,几代中国电影人的创作风格因此形成师承关系与代际脉络,以此赓续着中国电影的独特品格与精神气质。中国电影学派正是将这一生长脉络推延至国家电影品牌的高度。

狭义地讲,“中国电影学派”所指即是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系统地从电影本体与形态、创作与生产、传播与接受等多维层面进行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总体建构,构建中国电影的学科体系,从而推动中国电影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的建设,这也正是现阶段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核心。

广义地讲,作为一种基于国家电影品牌建构的电影创研体系,“中国电影学派”还包括电影创作实践与人才培养两大方面。

自“中国电影学派”构想提出以来,学界已经形成一股研究热潮。就如前面提到的,目前围绕中国电影学派已经形成大量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建立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核心概念。

例如,从题材类型入手,中国动画电影、武侠动作电影、科幻电影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理论成果;从地缘文化入手,中国电影学派视域下的西部电影、特区电影、江南电影、上海电影等地域电影研究也已卓有成效。

此外,在中国电影学派理论框架下,中国电影史学、共同体美学、电影工业美学、中国电影表演学派、中国电影伦理学、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等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学理性基础。

我们也能看到,不仅电影领域,近年来音乐、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也都在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派。如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代表提出的“中国乐派”,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提出的“舞蹈学中国学派”,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代表提出的“中国演剧学派”等。

这些不同艺术门类“中国学派”的理论建构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术认可,说明艺术门类中国学派的构建是不同艺术领域的共同选择和集体自觉。

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是为了实现建设电影强国这个伟大梦想进行的伟大工程,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时代语境的必然要求。

▍2021年,中国电影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广电独家」:2021年,中国电影全年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亿元,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总票房的74%,卫冕全球最大电影市场。您怎么看2021年电影市场所取得的成就?

侯光明: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打断电影事业的前进步伐,反而使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更加坚韧,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国家层面,2021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定下电影事业发展的任务表和计划书。

3

行业层面,中国电影在疫情持续反复的不利条件下积极寻求产业复兴,以472.58亿元总票房卫冕了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生产电影故事片565部,上映影片共697部,也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还可以看到,国产电影继续占据优势,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比重为84.49%。

讲好中国故事的国产电影突飞猛进地占据市场主流,赢得观众的厚爱,好莱坞大片国内上映数量和票房继续降低。

2021年,上映的影片《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3部电影总票房突破150亿元,全部跻身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10名,其中《长津湖》摘得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你好,李焕英》位列第三。

新主流大片迈入新阶段,数量、票房、口碑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击疫情等题材力作不断。《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守岛人》《峰爆》等主旋律影片也都继承并开拓了我国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固有类型,在军事战争片、短片集锦类电影、文艺故事片、灾难片等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特别是《长津湖》,在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国产战争影片的宝贵精神财富基础上,吸取了近年来同类作品的经验教训,较好地实现了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和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之间的统一,是中国战争片的新突破,推动中国特色战争类型大片走向了新阶段。

4

电影高新技术进一步得到应用。近年来,我国电影科技能力显著增强,电影数字预演、虚拟制作、云计算、电影宣发、放映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电影高新技术研究实验室快速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电影科研成果更加丰富,电影工业化基础更加牢固,特效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影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健全。

《长津湖》作为我国电影史上投资最高的影片之一,对战争的壮烈场面进行了全方位呈现,在电影科技和电影工业水平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有关报道,影片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工作人员总数高达1.2万人,充分展现了当前我国电影工业的雄厚实力。

▍疫情暴露了我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之中的短板

「广电独家」:面向未来,中国电影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侯光明:席卷全球的疫情暴露了我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之中的短板,如果我们能在“十四五”期间着手解决相关问题,必将为2035年电影强国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电影创作质量整体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好的影片,但总体上看,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作品质量问题是电影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电影强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我国电影创作能力仍显薄弱,编剧、导演等创作人才和制片人等产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从剧本创作上看,深入生活、触及灵魂、打动人心的作品不多,故事缺少创意,剧本质量不高。在制作环节,粗制滥造、盲目跟风、迎合市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影片艺术品质欠缺,格调不高,资本力量影响艺术创作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二,观众观影人次复苏缓慢。

2021年,我国电影观影人次为11.7亿,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17.3亿下降了5.63亿,观众观影习惯尚未恢复。

5

2021年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7.6%。大部分基层影院的日常上座率较低,亏损情况普遍。疫情反复客观上减少了观影人次,但我们也应注意到,随着疫情常态化的持续影响,潜在电影观众的观影需求和线下娱乐需求,已经开始分散至其他领域,如线上影视网站、短视频平台,线下桌游与剧本杀等等。

第三,观众日常影院观影习惯逐渐减弱。

2021年我国档期和非档期票房产出差距进一步拉大,假日档期票房占比大幅攀升至36%。全年电影票房前4名全部来自春节档或国庆档,而这4部影片占据了全年票房的36.4%。

去年春节档共产生78.22亿元票房,在全年电影票房比2019年减少了26%的情况下,春节档反而增长32.5%,不仅刷新了档期电影票房纪录,还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假日档期的火爆,反映了我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已经逐渐从日常化观影转变为节日性观影。

这虽然能够在强势档期内催生电影票房增长,但对于时间占比更长的非档期来说并非利好消息。全年营业的电影院,以及难以挤进强势档期的中小成本电影,处境更为艰难。

第四,电影产业遭遇线下娱乐严峻挑战。

持续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文化娱乐产业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2020年将近半年的影院空窗期,我国主流电影观众已经被逐渐分化,很大一批观众找到了院线观影之外的其他娱乐方式,包括在线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线下桌游密室与剧本杀等新兴娱乐产业获得了突破性的增长。

较为典型的新兴娱乐产业是剧本杀,作为线下互动社交效果更强的娱乐方式,剧本杀与电影形成了同一生态位的竞争。近两年获得爆发性增长的剧本杀产业,对电影行业的复苏产生了较大的挤占效果。

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剧本杀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全年电影票房的31.8%,而这仅仅是剧本杀行业走向大众的第二年。

除了疫情影响之外,电影票价的持续增长也影响着电影业的竞争力。

2021年一线城市的平均票价为48.9元,四线城市的平均票价也达到了38.3元。电影作为曾经的“廉价娱乐消费”,与其他高价线下娱乐消费差距逐渐缩小。

再有,电影单片时长持续增加,对观众的时间精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1年票房前10名中,片长最短的是《哥斯拉大战金刚》,时间为113分钟。而这10部电影中有8部片长超过了125分钟,而电影《长津湖》的时长,甚至长达176分钟。

第五,线上视频网站发展进入拐点。

我国在线视频网站经过了10年突飞猛进的增长后进入拐点。2021年末,包括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在内的3家头部线上视频网站纷纷传出裁员和涨价的消息。开源节流的举措源自3家网站共同的大规模亏损。

数据显示,3家视频网站在10年间已经用完1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但目前为止依然看不到盈利预期。

与电影行业类似,长视频平台也遭遇了包括短视频在内的新兴娱乐产业的挤压。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逐年递增,2021年达到125分钟。而长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呈下滑趋势,最新数据是98分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在9.44亿网络视频用户中,8.88亿是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87.8%。与之相比,长视频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却出现了下滑之势。

此外,我国电影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有待加强。我国电影产业面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依然不足,国产电影的海外发行之路仍未走通。

我国电影出海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想要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国产影片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编辑: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