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走稳走实共同富裕之路

2022年03月11日 13:34  |  作者:吕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3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吕巍

坚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继续强调了要促进共同富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站在新起点,如何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中央纷纷亮出自己的答案。

构建再分配基础性制度安排

近年来,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全国层面上看,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现缓和趋势,但区域、行业、家庭之间收入差距仍较显著。

致公党中央认为,从再分配制度角度分析,税收结构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均衡、转移支付未能有效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收入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题,致公党中央提出,逐步建立由以筹集财政资金为主要目的的间接税主体税制,转向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税制结构格局,更加充分发挥直接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上的积极作用,在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间接税内部结构优化。合理配置地方税权、补充地方税收来源,对公益性捐赠部分免征,促进慈善捐助,针对新商业模式如直播等行业研究开征过分利得税。

在致公党中央看来,通过构建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群体收益不均衡也是有效方式。

首先,全面整合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拓宽社保体系的覆盖广度,提升待遇水平、完善制度安排,实现地区平衡、群体平衡的发展目标。其次,注重强化互助性,完善非收入关联型的社会救助以及财政补贴的保障项目,重视发展教育福利与社会福利服务,增加对职业教育的公共投入和福利性,推动我国全面实现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

还有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及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问题。致公党中央认为,应合理划分央地政府权责,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央地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养老金统一标准信息平台,完善登记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养老基金投资科学化管理机制,加快完善省级层面的统筹。完善社会保险收入筹资形式,提高社会保险收入统筹等级,推动包括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企业养老金“补充包”政策落地,促进“六险二金”推广。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建立地方政府贫困家庭重大疾病救助基金,适当引入社会捐赠和商业保险等,尽最大可能为罹患重病的贫困家庭提供救助。”致公党中央表示。

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监管,有效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致公党中央的建议之一。他们表示,应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加强对“三区三州”等原来深度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落实中央转移支付监管工作,在“广度”方面,利用各个资金管理系统的监管平台,全面排查,实时监控,加快执行进度。在“深度”方面,基于调研结果加强对重点项目勘察。可考虑推广广东“协同联动与主动出击相结合”的经验,既内外协同、联动发力,又主动出击、防控风险。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前者为后者2.5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寻找答案。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村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存在矛盾是因素之一。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导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受城市化进程缓慢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抑制城乡人口流动等原因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户均土地规模长期难以提高。

推进农业产业增效与投资短期化也存在矛盾。目前经营权流转合同的有效期限通常最迟截至2028年,虽然有续约可能,但由于土地经营者并不能得到确定保障而偏离最优投资水平,导致土地投资行为短期化,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利润率的持续提高。

还有农村封闭经济生态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矛盾。推进城乡融合本应注重城乡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但农村封闭的经济生态制约了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吸引并留下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

如何破解难题?民进中央建议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尽快解决长期在城镇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市民化待遇,做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改善民营企业在融资、投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营商环境,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加充分的就业岗位。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户户均土地逐步达到规模经营的水平。

民进中央认为,进一步通过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稳定农业投资预期也十分重要。要允许农户通过合约期长短、风险大小设定不同金额流转费,如“长约高租、短约低租”等方式,既保障自己的财产性收入,又保障土地经营者在其产业发展所需年限内拥有确定的土地经营权,让土地经营者免受对土地经营权到期收回的担忧,提升农业投资回报率。

民进中央还强调了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应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土地同权化,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同时,不断引导人才、技术和资本等流向农村,并鼓励城市居民下乡消费、休闲养老,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共同富裕。”民进中央表示。

充分发挥灵活就业作用

灵活就业是劳动者自强自立、创业创新的重要方式,对稳就业、保就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农工党中央认为,在周期性失业、部分行业规模性失业及劳动力年龄中位数不断升高等挑战下,应充分发挥灵活就业作用,以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共同富裕。

针对创业创新渠道较窄、创业创新服务较少、创业创新保障较弱等问题,农工党中央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拓渠道,充分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对高校毕业生等开办个体经营给予税费减免。在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中安排部分场地,免费向重点群体提供。推动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行业提质扩容,支持以加盟形式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增强养老、托幼、心理疏导等社区服务业的吸纳就业能力。支持新业态发展,加快推动电商新零售、线上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鼓励相关企业降低中介服务费、加盟管理费,吸引更多创业创新力量。

二是优服务,充分发挥灵活就业“加油站”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服务制度和创业审批服务,依法查处涉及灵活就业的违规收费行为。提高就业匹配效率,建立岗位信息库、人员信息库和线上求职招聘平台“两库一平台”,精准推动岗位找人。积极探索“智慧就业”,推动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加快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全程信息化。创新职业培训方式,开展新业态技能提升和创业促进项目试点,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打造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职培云”,建立个人职业培训账户制度。

三是强保障,充分发挥灵活就业“稳定器”作用。健全劳动保护机制,在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领域建立行业社会组织,引导双方就劳动定额、工时标准、劳动保障等开展集体协商,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保障劳动者正当权益。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探索通过团体保险、行业协会或社区为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集体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建立统计监测制度,加快探索研究灵活就业人员的界定标准、参保登记办法和就业统计指标等,及时掌握基本情况。 

编辑:李京

关键词:土地 共同富裕 收入 推动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