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云中”多元寄哀思 中国清明绿色祭扫蔚然成风

2022年04月05日 01:2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4月4日电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至。因全国多点散发新冠疫情,现场祭扫按下“暂停键”,指尖“云追思”成新风尚,绿色殡葬、低碳祭扫等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降低疫情风险 “云上祭扫”蔚然成风

“清明时节,我们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不忘历史,传承历史记忆,传递和平之声。”4日,众多网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清明“云”祭活动评论区留言。

类似的网络祭扫活动在全国各地十分普遍。据中国民政部3日通报,今年清明节假期首日,中国各地参与网络祭扫民众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5.7%。

“只要对逝去亲人真正地做到怀念,网络祭祀也不失好方法,关键在于社会各界如何引导。”呼和浩特市民众方圆表示。

移风易俗 “生态葬”“代祭扫”助力减碳

在广州市增城区正果万安园艺术生态葬区,市民在一大片三角梅下祭拜先人。不少墓碑下,还摆放着逝者生前喜爱的玩偶。市民卢先生认为,花坛可循环利用安葬,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先人常年能与鲜花绿草作伴。

“当地民政部门要求自觉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拜陋俗……”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广益隆镇的村民王成龙说,往年清明节焚烧冥币,除污染环境外,也存在火灾风险,因此他决定用鲜花代之。

“疫情暂时阻隔了两岸同胞往来,但阻隔不了亲人间的爱与思念。”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台侨联谊会会长蒋云海表示。近日来,他和当地志愿力量分组在桃坑山等地为台胞“代祭扫”,“不少年轻一代台胞通过视频直观感受到了当地的发展与变化”。

据宁波市奉化区台胞台属联谊会副会长陈超萍介绍,该联谊会实施“代祭扫”活动已有多年时间,预计今年将服务台胞台属2000多人。

清明期间,广州市13家公墓为所有墓位免费擦拭墓碑,并敬献鲜花。“总体上,市民对这些祭扫安排能理解和接受。”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周韵表示。

“生命晶石”“智慧陵园”兴起 年轻人多元寄哀思

清明节祭扫,河南洛阳的徐妍摘下脖子上佩戴的一颗小小“生命晶石”,轻轻擦拭,以寄托对父亲的哀思。

“生命晶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殡葬方式,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技术,将骨灰制成晶石,可作配饰、装饰品等。一些年轻民众受访时认为,生命晶石体积小、形态美,既经济实惠又能随身携带。

“墓碑要‘瘦身’,纪念要‘扩容’。”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认为,随着生命晶石、骨灰钻石、骨灰压缩等新技术不断出现,且融合了“互联网+实体”的智慧陵园新形态也已出现,以后的墓园或许应该叫生命纪念公园,园里的任何一个景观都是一个生命纪念物,其背后是一个个生命的故事。

“别样清明一样情,祭扫在心不在形。”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文明的殡葬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完)(参与采写:蔡敏婕 廖培金 林波 李爱平 阚力 朱晓颖)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祭扫 中国 清明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