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汇聚政协智慧力量 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2022年04月15日 16:49  |  作者:宋啸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深圳4月15日电(记者 宋啸峰)散发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福田区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区政协号召,与全体政协机关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捐款捐物,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科技赋能 提升防疫“战斗力”

微信图片_20220415164729

区政协委员肖广峰与深圳市科创局的技术团队一起带领15架喊话无人机、3架高清可变焦拍摄无人机加入抗疫大军。在居民集聚的城中村,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通过喊话无人机快速传达防疫要求、分批下达核酸检测通知,更可以利用高清可变焦拍摄无人机在封控区外,观测管控情况情况,实现实时监控全域管理。无人机服务范围覆盖梅林街道、福保街道等6个街道10余个社区,节省防疫人员工作量,大幅提升防疫效率。

与天上的无人机遥相呼应的,是2辆自动驾驶轻卡担负起防疫物资“无人配送”工作,昼夜奔赴在管控区12个防疫站点之间,每日工作时间超12小时,路线覆盖沙头街道封控、管控区域。2月25日当天,单辆轻卡运输防护服、酒精、面屏、口罩等防疫物资超十万件,为一线抗疫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微信图片_20220415164735

区政协委员陈振华出资捐赠20万份价值300万元的快速核酸检测盒,该检测仅需 10-15 分钟出结果,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高效的优势。陈振华表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产品将助推“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落地,希望这批快速核酸检测盒能有效减轻前线样本分析工作压力,预防和避免大规模核酸检测的交叉感染,为争分夺秒的疫情攻防战争取宝贵的反击时间。

疫情防控期间,封控区的消杀工作尤为重要,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也需要经过特殊的收集和处理。胡晓虎委员所在企业研发团队对垃圾集装处理设备进行了防疫升级,增加了自动消杀功能,杀灭空气中和垃圾上的病菌,在地下密闭空间定期喷淋广谱消杀剂雾化剂,从源头杜绝细菌病毒的二次传播。在次轮疫情防控工作中,企业的智能地埋式垃圾收集设备广泛应用到学校、社区、公园中,为防疫常态化背景下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一份有效保障,应用成效被多个媒体广泛报道,并被新华社称为隐藏在“地下的消毒柜”。

全员核酸与人员聚集是一个一头需要严抓,一头需要严防的矛盾问题,特别是在华强北电子商业街这一类人流密集的场所,合理分布检测点位和有效分流人员尤为重要。钟如仕委员积极响应华强北街道支援号召,为华强北街道开发了核酸点实时拥挤指数查询端口,上线i福田政务小程序,方便华强北片区的商家、群众、居民选择检测点位,避免大规模核酸检测过程中群众排队等待、人群拥挤,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有效助力疫情防控。

区政协工作平台每天都能收到来自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科技界别委员更是结合领域研究和专业特长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杨浪委员建议,推动建立居民防疫区块链,将现有信息与地域化消费记录、公共交通通行记录、地图导航记录、社区同行记录等信息上链记录,形成人员时空轨迹侧写,用于大数据分析。另外,将各类信息核实措施简化和集成,形成以电子哨兵等主动监测和识别手段为抓手的时空轨迹记录提示系统,降低疫情防控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减缓防疫疲劳;施培营委员建议政府能够加大科技防疫力度,在商场、写字楼、住宅区增配电梯无接触语音按键、纳米消毒喷雾枪、空气消毒机等。借助科技的力量,将防疫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精准。除此之外,委员们还围绕如何加强疫情期间个人信息管理、如何运用数据分析做好常态化防控等提出了想法和看法。其中30多条意见建议及时转至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疫情 防控 防疫 检测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