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 论>建言札记

政协委员谈粮食安全

“农田”变“良田”重在改土增肥

2022年04月17日 16:52  |  作者:刘晓庄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联组会时,再次强调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沃野碧千层”,“金稻浪万重”,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农田一直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社会前进的压舱石、对外交往的底气牌、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因此,“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习近平总书记言之凿凿、情之切切,直抵本质、切中要害。农田就是粮田,粮田要高产稳产,必须依靠质量优、地力强的“良田”,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然而,当前在不少地方,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滥用,加上占优补劣、农家肥日渐稀缺,耕地地力和土壤肥力日趋退化,农田质量日渐恶化,种植了千百年的肥土良田,不经意间变成了“鸡肋田”“疙瘩田”,甚至是“污染田”“硬板田”,无法耕种粮食,令人深感痛惜。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耕地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低等级占2/3以上,障碍退化耕地面积占比高达40%,盐碱耕地达1.14亿亩,超过14%的耕地严重酸化。一些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无奈地说:“耕地肥力一年年降低,土壤板结一年年严重,青蛙少了,蚯蚓没了,黄鳝、泥鳅也不见了。”

追根溯源,导致耕地肥力下降的原因很多:不规范的耕地占补平衡、“占水田补旱地、占粮田补沙滩”等乱象,致使“劣币驱逐良币”,好地变成差田;土地流转过程中,权属变更频繁,一些土地经营者对土地掠夺式开发,搞“一锤子买卖”,只顾从土里淘金,不注重向土里投入;种粮收益偏低,“忙忙碌碌一整年,抵不上进城打工三五天”,以致农户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养地,一味急功近利地施用化肥,不愿意用有机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在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问题上决不能有任何闪失。毛泽东同志当年曾经提出“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作物八项增产技术措施,俗称“八字宪法”,其中“土、肥”列于“八字”之首。因此,确保农田成为良田,必须加快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善耕地土壤生态,增强耕地耕作层肥力,使18亿亩农田成为名副其实的“产粮田”,成为沃野千里的“高产田”。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田需要“培本固元”,也就是培肥地力,稳固耕地基础。比如: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添加不同芽孢杆菌,经深度发酵后,直接还田,从而增加适气、适水、保肥能力;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增加有机肥生产投入。顺应乡村振兴、环境整治、规模化养殖的大趋势,在农家肥匮乏的条件下,建立现代有机肥料生产企业。依托先进科学技术,以禽畜粪便、生活垃圾、杂草树叶、麸皮菜渣等为主原料,添加不同有益功能菌群,经腐熟干馏,生产出质优价廉、适用广泛的有机肥料。

促使耕地恢复活力。加强农田土壤监测,以监测数值为依据,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使酸化、盐化、板结的土质得到改善,提供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促进耕地土壤良性循环;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的过度使用,阻断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农膜残留,提高和改善土壤的吸附性能。

激发土壤内生动力。“谷田必须岁易”,这是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经验总结。稳步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如合理开展粮豆轮作,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氮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打破耕地地力严重透支、土壤退化的恶性循环,也符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现实需要。

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参照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出台如耕地质量保护法、《肥料施用条例》等法律文件,把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质量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土地经营者不定期接受对耕地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的监督检查,防止土壤的肥料损失,违反者依法处理。

“喜看稻菽千重浪”,把理想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从农田到“良田”的转变,需要增进社会共识,落实主体责任,更需要耕地资源监管者主动作为、科学施策。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保护好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耕地,这是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国人的期盼。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江西省委会主委)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耕地 农田 土壤 良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