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人物

耄耋老人张用宪:“我的使命就是保护绿色”

2022年07月05日 13:0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inary_middle (1)

古树名木是国家重要自然资源和历史遗产,一株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记录,古树名木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城市的“绿色文物”。

在江苏省宿迁市,林业专家张用宪已进入耄耋之年。你若问他:宿迁有什么古树名木?哪株树龄最长?哪株古树最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回答必定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生于1938年的张用宪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苇河县林业局工作,第二年又来到云南省黑白水林业局下属第一林场。在以后的40余年间,他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从小兴安岭红松之乡辗转到丽江玉龙雪山,把青春融于茫茫林海与雪山高原,在研究苗木培养、提高存活率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张用宪不仅对各类树种的分布和习性了如指掌,更是看到稀有的树木就想研究研究。1998年,从宿迁市林业站退休后,他没有悠闲地养花种草、含饴弄孙,而是成为一名护绿志愿者,全身心、自费做起了宿迁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研究。

老牛已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张用宪白天调研、拍照、记录,晚上熬夜整理笔记,常常孤身一人带些干粮、背着一只水壶和一部相机,跋山涉水、顶风冒雨,甚至钻入深山老林,发掘和研究每一株有价值的古树名木。有时因路远晚上回不了家,就在村民家的稻草铺上将就一晚。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只要有古树名木的地方,都不止一次留下了张用宪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行程5万多公里,骑坏了4辆自行车,找到古树4237棵,出版了7万字的《宿迁市木本植物志》和10万字的《宿迁市古树名木》,并亲手绘制了宿迁市古树名木分布图。

如今,只要一有空闲,张用宪就会来到项王故里,他惦念着园子里那棵距今有2200多年历史的项王手植槐。

“它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几天不见就很想念。”张用宪想到曾经的经历,不禁颇为感慨。20多年前,“老朋友”从枝梢到树干有一半枯死,这个外人很难察觉的变化让他立刻警觉起来。把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后,忧心忡忡的张用宪主动请缨,他早出晚归,多次自费到北京和南京向林业专家请教,修改完善复壮方案10余次,想尽办法给项王手植槐“治病”。

方案报批确定后,张用宪全程参与对项王手植槐的换土、施肥、浇水、涂油防腐、喷注复壮素等工作,现今项王手植槐再披新绿、重新焕发了生机。为了更好地保护项王手植槐,随后他又用了6年时间培育出6株项王手植槐子树。

翻开张用宪家中的相册,收藏最多的就是各类树种的照片。中山路梧桐树、林果站内白杨、皂河龙王庙行宫古树群、老城区中山路悬铃木……多年来,宿迁当地每一株名木古树,都倾注了张用宪的心血。他曾说:“古树中凝结的是一方水土的历史和文化,我保护的不仅仅是一棵古树,更是践行着时代赋予的使命。”

在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张用宪还将人生的关注点,从绿色生态转到了下一代身上。他不仅要让保护树木的技术有所传承,更要把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根植到孩子们心中。

1995年起,张用宪开始担任当时的县级宿迁市关工委科普宣讲员,后来又成为宿豫区“五老志愿宣讲团”副团长。27年如一日,无论怎么忙、身体状况如何,他总是孜孜不倦地灌溉着祖国的花朵,将余热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社会。

如今已84岁高龄的张用宪,仍然活跃在志愿宣讲最前线。他结合宿迁本地乡情,自编教材约30万余字,告诉孩子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将党史知识与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相结合,累计志愿宣讲80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30余万人次。

“中国好人”“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宿迁市最美志愿者”……再到今年6月,被评为第八届“感动宿迁”人物,张用宪用满腔热情书写着“绿色人生”,那些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所获得的荣誉,全都被他归结为一句话——“我的使命就是保护绿色”。

(莫云)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张用宪 树名 古树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