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让优秀人才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

2022年07月06日 09:45  |  作者:葛建团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 葛建团

坚持人才工作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人才效能和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工作,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增强科技人才事业上的成就感、精神上的获得感、政治上的认同感,引导激励广大人才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所能与未来所向、国家所需、人民所盼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

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改革是点燃科技创新引擎的点火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人才蕴藏的巨大潜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破立并举”,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和环境营造上久久为功。要向用人单位放权,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在编制使用、岗位评聘、职称评定、收入分配等方面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要为人才松绑减负,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度权,把科研人员从无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时效、贡献为导向,完善分类评价标准,科学设定评价周期,避免简单以“帽子”确定薪酬待遇、配置项目资源;要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推动人才跨领域、跨地区、跨部门流动使用;要创新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奖励荣誉性,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构建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要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加大政策宣介,强化对科研人员“视角下”落实情况的监测评估。

遵循科技活动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壮大科技人才队伍。科技管理部门要深刻理解“四个面向”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石和逻辑起点,发挥好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对创新全过程管理进行系统设计,统筹推进重大任务和资源配置,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使用人才。要在重大科技任务中锻造人才,组织实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科研项目,布置战略性、交叉融合型研发任务,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发现培养战略科学家;要发挥创新平台人才吸附凝聚功能,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统筹布局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给予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统筹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完善非共识项目和颠覆性技术的支持机制,建立以从“0”到“1”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引导和保障优秀人才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要强化各类科技计划青年导向,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设计覆盖青年科技人才不同研究周期的项目计划,完善全链条和接续培养的制度,给青年人才搭台铺路压担子;要突出企业承载科技人才的主体地位,推动更多研发任务由产业界出题,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科技项目攻关机制,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把人才的培养、发现、使用嵌入经济发展实践。

(作者系民建甘肃省主委,省科技厅副厅长)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创新 科技 甘坐 冷板凳 勇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