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遗物整理咨询师:通过物品与逝者对话,感悟良多

2022年08月16日 14:17  |  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到: 

辞去互联网大厂工作成为遗物整理咨询师的河北姑娘:

通过物品与逝者对话,感悟良多

“遗物整理这项工作看似是在整理物品,实际连接的是人生,无论生存还是逝去,物品都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一座桥。遗物整理的落脚点,是怎么把委托人和物品以及逝者的联系建立起来。”8月14日,作为遗物整理师的西卡在深圳举办的TEDxShenzhen2022年度大会上,分享了自己对于遗物整理的认知,引起掌声雷动。西卡,一名32岁的河北姑娘,几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成了一名遗物整理师。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讲述了自己从互联网大厂员工到遗物整理咨询师的心路历程,她说:“铺在客厅里的老物件仿佛让我看到了逝者的一生。遗物整理不仅是做减法,有时候还在做加法。”

入行

不顾家人朋友反对

从互联网大厂辞职做遗物整理师

32岁的河北姑娘西卡现在是一名遗物整理咨询师,在上海带领着一个小团队。此前,她还做过税务师、广告策划,也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过。在她看来,那段时光自己像个“工具人”,过着麻木且没有意义的生活。

2019年,她辞去了互联网大厂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专职整理咨询师,在她看来,这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也是一份可以直接帮助到别人的工作。“整理不是单纯地做减法,有可能也会做加法,这取决于物品主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工作让客户生活在一个简洁又高效的环境中。”

西卡说,前来咨询遗物整理的客户一般都处在一种很迷茫的状态,“他们好像不知道要怎么面对离别,面对亲人留下的遗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才找到我们。”西卡说,每次工作前,要先了解一下委托人家中的具体情况,判断遗物所处的状态,然后再给出整理建议。

西卡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通常是一些没有子女的老人需要他们上门去进行遗物整理,“他们一般会在去世之前委托自己的朋友或者远亲来找遗物整理师。整理师上门整理,再交由委托人。”西卡也会接到相关公益组织或是行政机构的委托,为一些孤寡独居老人进行遗物整理。

西卡还遇到过一些年轻人为逝去的爷爷奶奶整理遗物,“他们一般和老人的感情特别深厚,找我们来整理遗物,好让他们保留下来作纪念。”

“遗物整理”在西卡看来是一件很有社会意义的事,但也难逃家人朋友的反对,“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晦气的事,但我不会因为他们的看法而改变。当然也有观念比较超前的朋友,从一开始就一直在鼓励我。”西卡也曾在迷茫时收到过陌生人来信,“有些网友看到一些报道后,会通过邮件或是社交平台私信我,认为我的经历让他们燃起了新的期待,想去尝试以前自己想做但碍于世人眼光不敢做的事。”

收获

第一次做遗物整理

像看见一座“人生博物馆”

西卡第一次接触遗物整理是在两年前,她在武汉见到的第一位委托人是张明芳奶奶,她失去了78岁的老伴陶开旺。陶开旺爷爷因为常背的背包中叠放了一沓手抄的五线谱,被称为“五线谱爷爷”。

一见到西卡,张明芳就引着她绕着家里转了一圈,向她展示老伴从前用过的物品。先是边柜收纳袋中有厚厚一沓写着歌词曲谱的稿纸,都是陶爷爷自己填词作曲的,然后是大号、琵琶、小提琴、古筝……张明芳不时从家里各个地方抽出老伴生前演奏过的乐器,边擦拭边说着从前的趣事。“我其实不喜欢他弄这些,因为很花钱,但他确实是真心热爱,时间久了,我也就接受了。我出去买菜时,就是他的大好时光,他在家放着音响演、唱歌。”张明芳说,陶爷爷搞这么多的乐器,就是想在小区里组一个乐队。

奶奶的讲述很生动,讲到爷爷的一些顽皮趣事,让西卡忍不住笑了起来,仿佛在和奶奶打趣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这样温馨的画面与大家对“遗物整理”的刻板印象很不一样。

清点物品时,西卡找到了张明芳一直没找着的金婚相片。拿到这张带着上个世纪浓厚影楼风的相片,张明芳和儿子不禁大笑起来。张明芳回忆到,军人出身的老伴不善用言辞表达情感,一生就说过一句“我还是很喜欢你的”,但如果张明芳出去买菜遇上下雨,陶开旺每次都会举着伞去接她回家。

当西卡看到陶开旺的乐器、书籍、相机、信物、相片一一铺陈在客厅的地面上,仿佛看到了一座“人生博物馆”,这些物品让大家记忆里的“五线谱爷爷”形象立马鲜活起来,这是一个不擅直述爱意,但把对妻子的爱贯穿一生的人。“我希望能保持原样,以他原来的习惯就这么放着,留个纪念。”按照张明芳的要求,西卡把陶开旺的遗物按照从前的习惯一一放好。

“回忆是很难舍弃的,能够通过这些看到逝者曾经生活的痕迹,通过物品与逝者对话,也是一种好的纪念方式。”西卡感叹,在整理他们的物品时,她第一次感觉到也许婚姻不像现在年轻人想得那么“可怕”。“我想这就是遗物整理的意义吧,是为了留下关于逝者的美好记忆,让生者更好地活着。”

感悟

因遗物整理接触更多群体

探索符合国人生死观的行业标准

自从做了遗物整理师,西卡见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人群。作为一名遗物整理师,需要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但又要能够克制和隐藏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本质上是为客户进行指导建议,假如我们情绪上先崩溃了,反倒会给别人添麻烦。”

西卡说,整理每个逝者遗物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她每一次与生命对话,都能形成对生命新的反思。这种思考,会让西卡时刻保持一种警醒感,“我总会想到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整理了这么多次遗物,西卡时常会问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的价值究竟是通过什么体现的?”

最近西卡接到了好几个整理业务,逝者都是年轻人,死亡原因是过劳死。她发现这些年轻人过往获得过很多奖项或者是一些令人骄傲的经历。“还有一些老年人,有时会发现他们和历史书上的一些人物是密友,这些事情总是会深深触动我。”

当看到这些遗物真实地摆在面前时,西卡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感动,“我会忍不住在脑海中描绘他生前的样子。”西卡表示,能够在一些物品上看到一个人真实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样不会把这个人标签化,而是把他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人。”

西卡说,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是只整理遗物,并不会对逝者的房间进行清扫,“我现在正在探索一套符合中国人生死观的遗物整理的行业标准。”

探索

团队成员女性偏多,基本都是高学历

相信行业会有新的前景

作为整理咨询团队负责人,西卡面试过很多前来应聘遗物整理师的年轻人,“他们的心态特别简单,觉得应该能赚好多钱。”她表示,实际上遗物整理师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但因为这个职业很新,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和行业标准,导致收入没那么稳定。“我们做一单遗物整理价格一般在四位数,具体数额还要通过具体情况来判定。”

但这并不影响很多高学历人才前来应聘西卡的整理团队,“我们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211院校的本科或是硕士毕业生,专业也很多元,有学考古的、计算机、心理学、法律等。”西卡介绍,自己团队目前都是90后、95后甚至00后,并且大部分都是女生。

“因为现在国内老龄化趋势明显,现在很多独居老人是有遗物整理需求的,只是根本不知道有人可以帮忙做这件事。”西卡也开始倡导生前整理,希望即将去世的人能把身后的事情提前,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里,但现在还未接到过生前整理的订单。“我希望通过我做的事情,能够在循序渐进中,让大家渐渐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有遗物整理的概念。”

未来,西卡可能不仅仅只局限于遗物整理师这个职业,“如果我又观察到其他的社会现象,我也想去做另一个职业。”西卡说,自己只是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徐韶达 笪越


编辑:鲁雅静

关键词:整理 遗物 西卡 物品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