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行业

厦门三达膜:“深耕细作”分离膜领域

2022年09月16日 10:45  |  作者:郭秀萍 记者 照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中(中国)新(新加坡)膜与石墨烯产业研究院在福建厦门三达膜科技园挂牌成立,这是国内膜产业对接全球膜与石墨烯技术高地的一次探索。”三达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蓝伟光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他多次牵线搭桥促成的平台,希望借此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突破膜产业技术瓶颈与国际垄断,发展我国潜力巨大的膜产业市场。

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膜材料研发与生产、膜组件生产、膜工艺设计、膜设备制造、膜系统集成完整膜产业链的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自主研发的膜材料研制与组件生产技术、膜软件及设备应用解决方案;膜工程-膜软件-膜组件-膜材料的系列核心技术组合等,其中陶瓷膜等技术已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成为攻克“卡脖子”技术、自主创新的典范。

“我是偶然走上科技创业这条路的。最初打算把市场难题作为科研课题,计划开设的膜技术公司正好可以推动当时我在厦大的科研工作。”谈及创业初衷,蓝伟光说道。

1996年,蓝伟光从新加坡取得博士学位后归国,年仅33岁成为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求学和工作经历促使他将目光聚焦在膜产业。“20世纪90年代,全球膜材料与膜组件、特种工业分离、大型水处理工程、产业技术标准主要由跨国公司主导,他们在技术、资金、工程化经验和品牌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蓝伟光回忆说,创业之初,全公司加上他本人仅有3名员工,创业资金不到10万元。想要从跨国公司垄断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我坚信膜分离技术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所以甘心坐冷板凳。”

当时,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听过生物膜的概念,也没有接触到适合其特定分离要求的膜工艺,所以对膜分离的效果普遍存疑,三达膜就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将自己定位为“客户与膜的制造/供应商沟通的桥梁”,为客户量身定制全套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了膜技术在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据蓝伟光介绍,目前,三达膜已为超过1000家企业解决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弃物排放”四大诉求。

“各行各业几乎都可以用到膜技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对膜技术认知仅仅停留在‘膜用于水处理’这个简单层面。”蓝伟光告诉记者,膜材料的下游应用广泛,凡是涉及分离工艺的生产过程,皆有膜材料的用武之地,包括制药、水处理、水净化、食品饮料、原油采掘、石油化工、核电站等。实际上,膜技术是过程工业料液分离纯化、产品质量提高与生产效率提升、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如三达膜为某制药企业提供工业膜分离技术和设备,这是提高药品质量的一道重要门槛,很多国产药品与进口药品之间存在质量差距,就是因为少了这道可以精益求精的分离纯化技术。

想要在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轨道上持续奔跑,三达膜每年投入科研的经费必不可少。蓝伟光坚持三达膜每年投入科研的经费接近5%。也正因为如此,三达膜现已拥有授权专利17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福建省膜分离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荣誉和资质。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三达膜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工业化规模制备石墨烯膜过滤材料生产线实现量产并成功对接市场。

蓝伟光带领三达膜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也创造了产业应用的佳绩,成为工业分离膜先行者。以特种分离膜业务为例,目前三达膜在国内生物发酵原料药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在50%左右。

“26年来在膜行业的技术沉淀和应用经验积累,我们形成了以膜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为核心的专利、项目、资金、人才等优势。”谈及未来,蓝伟光坚定地表示,下一步,三达膜将引进和整合膜应用下游相关产业的大企业,促进水环境产业、海洋产业、生物产业集群式发展,围绕膜产业链做一个膜应用生态圈。

“我们希望推动设立中新科技合作平台、中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为中国实体产业的升级迭代提供科技支撑。”蓝伟光最后说。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16日   第 06 版)

编辑:秦云

关键词:达膜 分离 技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