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十大现场

美好生活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党的二十大代表畅谈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022年10月20日 07:2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有一个词不时跃入眼帘——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二字重于千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告所描绘的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鼓了腰包

雪域高原,山高水长。回望过去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发展的巨大变化,党的二十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斯朗尼玛感慨万千。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的西藏正呈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迅速改善的新气象。”

在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西藏消除了困扰雪域高原上千年的绝对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全区各族群众吃、住、用、行、就医、就学、就业等生活条件发生巨大改善。

这种改善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斯朗尼玛说:“到2021年底,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幅超过20%,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6.6万人从山高地远的苦寒之地搬迁到河谷城镇安居乐业,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的进步,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也为西藏下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我们将全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继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望未来,斯朗尼玛信心满满。

百姓说好

大会前夕,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牵头召开了10余场党员群众征求意见座谈会,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确保将最真实、最鲜活的群众心声带到党的二十大。

“大家齐力制作了一本纯手工线装书——《‘宜’见扬州‘好地方’》,社区居民群众通过包括宜治、宜安、宜商、宜业、宜赏、宜行、宜养、宜医等在内的20个‘宜’字,来充分展示扬州这个‘好地方’党群一心、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现实模样,用他们最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扬州人民一心向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在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看来,这20个“宜”,勾勒出“党旗飘扬在一线”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文昌花园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总体思路,同步实施党员“三带工程”,建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的四级组织链,打造了12个居民身边随处可见的“党建微家”。2020年夏天扬州疫情防控期间,文昌花园社区作为主城区封闭管理区域中最大的,在全城按下暂停键的42天里,社区党委带领居民党员、驻地机关党员干部、楼栋长等各类志愿者,为4200多户家庭提供物资保供、药品采购、医疗陪诊等全方位服务。

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近年来,扬州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2019年以来,紧密围绕“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水平如何”四类问题,文昌花园社区创新研究制定了全市首个“分层参与、有序共治”的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标准体系。不仅如此,郑翔还带着大家伙创新打造“开放空间、圆桌会议、周末夜话”等议事平台,开辟“阳光五务”(党务、居务、事务、服务、财务)公开栏,全面公开评估社区治理大小事。“比如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老小区电梯加装问题,我带领社区党委班子逐一上门入户了解居民意见,先后召开了40多场居民议事沟通协调会,最终一次性成功签约16部电梯加装任务,8部已运行,8部正在推进,成为全市首个电梯加装且密度最高、数量最多的老小区,真正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来受益。”

郑翔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饱含了浓浓的为民情怀,聆听后感到非常振奋,作为基层工作者,她将坚守为民服务的信念,时时刻刻把群众的需求揣在心里,把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在实践中履行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的承诺。

精神食粮

来北京参加大会前,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赣剧院院长李媛媛刚带着团队下乡演出回来不久,天天忙得连轴转。不过,只要想起老表们畅快的笑脸和对演出由衷地喜爱,她就觉得身上又充满了干劲儿。

李媛媛至今记得第一次下乡演出的时候,看到老表们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早早带着小板凳在舞台下等候时的惊讶。演出前,她再次惊讶,舞台上方绽开了一朵又一朵绚丽的礼花,那是老表们特意自己凑钱买的。演出开始,演员们在舞台上全情投入,乡亲们在台下鼓掌喝彩,声势一浪高过一浪。“面对这么可爱的老表,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演好?”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已成为文艺工作者自觉的创作导向。对于李媛媛们来说,扎根人民,为群众多演戏、演好戏,是日常,更是自己的天职。

这些年下乡演出,李媛媛深刻感到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小楼盖得很漂亮,垃圾分类、环境清新,还有不少小轿车……更加触动她的,是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渴望,“我们每次演出,都能感受到村民们由内而外的喜悦,他们非常需要文化。这也让我们心里充满了自豪,为老百姓送去精神食粮,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文化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用文艺创作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李媛媛表示,文艺创作只有扎根人民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要为人民创作,不断出人出戏出精品,为人民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人民政协报二十大报道组


编辑:张佳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