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艺文

从延安走来

2022年11月16日 10:5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2日   第 07 版)

▲李凡夫画像 李延声 作

作者:李延声

10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延安,瞻仰革命圣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

这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李凡夫。在“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李凡夫是第一批从上海到延安的革命知识青年。李凡夫回忆,“在‘抗大’成立了高级干部研究班,毛主席经常亲自来抗大研究班讲课,我是教员,但主要还是学生。”“主席很平易近人,大家开玩笑地跟主席讲:‘教员,跟我们讲讲形势吧。’主席讲得很多,讲形势、政治、哲学……这段时间我是每天下午听毛主席讲课,主席生动、丰富的讲话,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我听完毛主席的课,又去跟学生上课。”在那时,李凡夫主讲《社会科学概论》《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他还重读《资本论》,编写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写成讲稿,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青年教员。

后来,陕北公学、抗大、华北联大还到敌后方办学。李凡夫说:“我们是在敌人心脏里办革命学校,培养革命干部,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敌人来扫荡,我就和几个教员带着100多名学生打游击,与敌人周旋。在反‘扫荡’的间隙,结合当时实际上的政治课、军事课,就这样,我们一面战斗,一面学习,在战斗中学习。”在抗日战争期间,李凡夫发表了《日寇大规模进犯中国的近因及其前途》和《抗战以来国际形势的检讨》等著名文章。

李凡夫虽然1934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30年代上海著名学者,但是在延安8年,他成长为党的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有关部门称他“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抗日军政干部,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942年李凡夫应邀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我是1943年出生于延安,他经常找出当年他们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前拍的那张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的合影,教导我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用手中画笔为人民服务。我从艺60多年,也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创作导向。

新中国成立后,他理论联系实际地作有关延安作风的报告。父亲说:“用萝卜叶喂兔子,我们有菜又有肉吃了!在延安时,蒋介石想把我们困死,毛主席领导大生产运动,部队在南泥湾开荒,种粮种棉花,机关干部人人学会了纺纱,毛主席、周恩来等同志都参加,我也学会了纺纱线,大家终于实现了丰衣足食。这些经历让我们懂得如何以乐观的精神面对困难,渡过难关。”李凡夫在宣传、教育工作上倾注全部心血,著有《革命的世界观与道德观》《李凡夫文集》等多部著作。

1992年在广东中山市,家乡人民建立了“李凡夫书屋”,30年来为家乡亲人和青少年提供了教育学习的良好环境,成为延安精神的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李凡夫同志的一生对党对人民鞠躬尽瘁,做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革命情操。”从延安走来,重温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代代传承延安精神。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字画院国画院艺委会原班)


编辑:陈姝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