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党旗映照我的战位

高原天路的守护者

2022年11月28日 09:26  |  作者: 杨宁、李贵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anner

人民政协网北京电 邦达镇,位于藏东高原西南部,是国道318线和214线交汇点,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养护十七中队就驻扎于此,养护路段内有“天路七十二拐”靓丽的景色,也有危机四伏的“嘎玛沟”路段。

在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上,执行冬季清雪除冰任务。李贵华  摄(2019.10.30)

在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上,执行冬季清雪除冰任务。李贵华 摄 

2018年6月,在“嘎玛沟”路段内,一块近10米高的巨石横在道路中央,造成整个公路线严重堵塞。官兵们受领任务后,第一时间携带破碎锤等专业破拆工具,紧张有序地开展抢险作业。经过近一天的努力,最终成功将巨石破开,道路恢复畅通,现场一阵欢呼。“看着一辆辆车在经过我们装备时鸣笛致意,我感觉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第一次参加抢险任务的战士杨龙说道。

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挑战,中队官兵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经受住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

执行雨季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任务。李贵华  摄(2021.08.26)

执行雨季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任务。李贵华 摄 

在飞石纵横的塌方体间涉险作业。李贵华(2021.08.20)  摄

在飞石纵横的塌方体间涉险作业。李贵华摄

2021年8月,该中队官兵在“嘎玛沟”进行抢险,险峻的山,狭窄的路,加上连日雨水侵蚀,现场变得危机四伏,导致无法展开多机协同作业。官兵们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先通后拓的战法,很快取得了实效,但正当抢修工作顺利进行时,突然一块巨石从塌方点上侧掉落,安全员李发立即吹响哨子,并举旗示意迅速撤离,由于提醒及时,最终无车辆人员受损。装载机操作手李亚东事后回想道,“要不是安全员提醒及时,机械和人都会被砸进怒江,后果不堪设想!”

帮助被困车辆安全脱困。李贵华  摄(2020.05.26)

帮助被困车辆安全脱困。李贵华 摄 

如果说夏秋两季是和土石做斗争,那冬春季就是和冰雪抢“地盘”。养护路段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平均积雪深20厘米,暗冰也有10厘米厚。2021年4月,连夜的降雪导致一台电建部门的车辆陷入边沟,急待救援。中队接到命令后,立即准备热水、干粮、大衣等物资前往事发地,但因天气条件恶劣、施工道路狭窄,大型装备无法展开,导致救援工作异常缓慢,官兵们在零下10余度的低温条件下,用肩扛手刨的方法,连续奋战6个小时,硬是将失事车辆抬出了边沟。任务结束后,不少人冻得满脸青紫,连话都说不出来。

高原天路的雪是冰凉的,护路战士的心是滚烫的。“我们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养路护路工作中,帮助了无数过路司机和驻地百姓,每当他们竖起大拇指时,所有的苦累心酸都不值一提,内心满满的是付出后的幸福感。”战士何众这样说道。

养护十七中队文化墙上有一句话:“两路”精神的传承在于铭记,而最好的铭记就是践行。这句话伴随着一茬茬官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牺牲和奉献镌刻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杨宁、李贵华

 

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