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艺文

择一事终一生

2022年12月05日 11:19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05日   第 10 版)

作者:茅善玉

“五十年前三击掌,誓言声声响耳旁:一击掌青春留在苍凉大漠;二击掌赢回了学术敦煌;三击掌誓将那瑰宝消逝脚步来阻挡。拼尽全力绝不退让,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

这是沪剧《敦煌女儿》中主人公樊锦诗的一段唱词。每当在舞台上演出《敦煌女儿》,我的心里总是激情澎湃,想用自己最好状态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久前,我以《敦煌女儿》获得了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紧接着,以沪剧《敦煌女儿》与敦煌实景为蓝本的同名沪剧电影获得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无论我个人还是整个集体,都从心里感到欣慰和圆满。

时光飞逝,如果从最初的创意开始算起,《敦煌女儿》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2011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报道——这位上海女儿从大都市走进敦煌,在黄沙飞扬、无水无电、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艰苦环境之下,仍然坚守保护和研究敦煌文化的事业。我的心里很震撼,对这个人物和敦煌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冲动。我觉得应该把这样精彩的中国故事用沪剧艺术展现在舞台上,让老百姓来观看。幸运的是,因为同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在参加全国两会时找到樊锦诗院长,获得她的支持,开启了这部剧的创作之路。

舞台艺术讲究深入浅出,一个艺术创意成为舞台上的精彩剧目,中间要经历的,是潜心创作、不断打磨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困难重重,于《敦煌女儿》而言,就更难了。用江南风格的沪剧艺术表现大西北的故事和文化,挑战不言而喻。更深层地看,怎么塑造好樊锦诗院长独特的人物形象?如何在舞台上展现敦煌石窟瑰宝、讲述敦煌故事,表达莫高精神?

虽然难,但是我充满了创作的热情,因为这个题材太优秀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个去探索创新、实现艺术突破的宝贵机会。虽然沪剧的表现形式是吴侬软语,但在题材内容和精神气质上一直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女儿》为沪剧打开了一扇窗,说明沪剧完全可以描绘时代气象,也大大提升了沪剧的文化内涵、精神高度和历史的纵深度。

11年,虽然中间也有调整或停顿,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而樊锦诗院长榜样的力量,让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就了这部作品。《敦煌女儿》成为一条艺术的纽带,把观众和敦煌连接起来——认识主人公樊锦诗,了解敦煌人坚守大漠的故事,感动于莫高精神,体会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多观众说,看了《敦煌女儿》,便对敦煌产生了向往,一定要去一次敦煌。

经常有观众问我,你演的樊锦诗为什么那么像?这个问题无法简单地用语言表达。我心里满怀对樊锦诗院长和敦煌人的敬仰、对敦煌文化的热爱,走上了创作道路。这些年,我去了敦煌很多次,去看、去感受、去揣摩,人物的穿着打扮、走路的样子、讲话的神态、笑起来的眼神……由表及里,我沉浸在这个角色里,与她融为一体,所以在舞台上,我感觉自己就是樊锦诗。我想,这种感觉也传递给观众了。

当然,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但我很享受——因为角色不断带来新的挑战,你的脑子不断思考、探索,智慧随之打开,艺术的眼界也随之提升。

如果要给《敦煌女儿》的创作历程找一个主题词,我想是樊锦诗院长勉励我们的四个字——工匠精神。穿越历史烟云,当年莫高窟的工匠千锤百炼,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艺术瑰宝;几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诠释了真正的工匠精神;这些年来,我们不断打磨、精益求精,是在新时代践行工匠精神,用心用情用功走进人民群众、走进火热的生活。

无论是敦煌文化还是沪剧艺术,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艺术工作者,我想,要有择一事终一生的决心,用戏曲艺术努力探索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感染更多观众,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原院长)


编辑:陈姝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