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捐赠圈:渐成捐赠方式新潮流

2022年12月13日 11:2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232434

美好捐赠圈大会现场。 联劝供图

文/刘秀琼

由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简称“联劝”)主办的捐赠圈研究报告发布会暨第二届美好捐赠圈大会今日在沪举办,会议发布《运用捐赠圈激发公众慈善参与的中国模式研究》(简称“报告”),对当前捐赠圈实践进行了扫描式整体研究,并提出发展建议。

“我们有意识地推动捐赠圈的孵化,随后把实践变成模式分享给行业,让更多的公益组织、公益平台以及公众产生持续深入、有价值、体验感强的公益链接。”联劝理事长王志云如是说。

从萌芽到起步

“捐赠圈”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自发聚集资金,群策群力共同决定将善款资助给选定的慈善组织或公益项目,从而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一种慈善捐赠方式。

相关研究表明,国内捐赠圈最早出现于2000年后。2006年,一位北京网友在绿野户外论坛发起捐赠圈,通过网络义卖的形式帮助北京周边的贫困学生,也会邀请捐助对象参与聚会及活动给予精神支持。2006年,上海一位公益人季卉发起了小桔灯捐赠圈,由5-7个大学生为一组,共同出资助学。2008年,贵州大学学生及老师发起欣星向日葵捐赠圈,以共同捐赠的形式帮扶贵州的一个贫困家庭。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为信息传播、人员联结和项目组织提供了便利,捐赠圈也得以逐步走向更多公众。

2010年后,中国的捐赠圈数量渐增。最初是“舶来捐赠圈”模式,借鉴国际创新模式,鼓励捐赠者长期支持有潜力的非营利机构,这一模式的代表,是2013年成立的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社会创新合作伙伴项目和2014年成立的联劝一众基金。

2013年起,联劝平台上捐赠圈渐增,且越来越多元化。这些捐赠圈的发起方往往是已有共同活动的社群,例如一起参加文化雅集活动的女性、EMBA同学会、挑战高海拔雪山的登山者等,他们希望为已有的社群和活动赋予更多的意义。此外,无论是发起方,还是参与成员,都不满足于简单的捐款,他们更希望通过捐赠给专业的公益组织,来实现对自身关注的特定议题和受助对象的影响力。

2018年以后,联劝以捐赠人建议基金(DAF)的形式,为这些捐赠圈提供了合规的公益社群身份。这些“圈”各有特色,人数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有的组织和决策层级分明严谨,有的则是疏松散落。

以“她无限”为例,这是一群女性登山者成立的捐赠圈,捐赠额度和参与程度不一。这些善款被用于资助甘南地区的困境女孩,捐赠圈模式使成员们能自己决定项目的扩展。

“捐赠圈的实践,让参与者能跨越当下公益环境中的信任鸿沟,去构建和传递信任,公众的慈善爱心能充分畅通地流动起来。”联劝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一起回馈社会”

在我国捐赠圈的发展目前尚属于起步阶段,数量不多,尚未形成规模,但已经逐渐成捐赠方式的新潮流。此次发布的《报告》对20个捐赠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累计筹款总额约为1327万元,捐赠圈涉及成员约2700人,对外累计资助总额约为627.5万元。目前,完成了至少3轮项目资助、有成熟运营经验的捐赠圈占比40%。

从活动地域分布上看,近70%的捐赠圈成员在上海;成员参与捐赠圈活动主要以个人为参与单位,占到了总成员数量的2/3。捐赠圈成员年龄在32岁至52岁之间,拥有良好教育背景、良好收入、共同兴趣爱好,以女性为主。成员数量最多的约有500人,最少的有3人,中位数为40人。捐赠圈成员年度捐赠金额差异较大,从几元到几十万元都有,45%主要集中在1000-4999元区间。

发起人设立捐赠圈的主要动因是“在一起回馈社会,没有特定资助需求的共同捐赠”这类泛公益形式,现有捐赠圈中,成员加入捐赠圈,虽然有来自外部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对发起人或其他成员的信任以及对捐赠圈模式的信任。报告认为,捐赠圈是一种理想的跨越信任鸿沟的方式。

捐赠圈的日常运维结构中,组织类型主要以围绕核心团体或个人的松散网络为主,通过管委会或核心成员进行决策。与之相应的是,区别于一般公益捐赠,捐赠圈成员的捐赠活动不仅仅捐钱,同时还要捐时间、捐资源;成员参与意愿较高的其他活动为:出席全体成员会议、参与社交活动。

《报告》还发现,捐赠圈的资助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资助对象主要是儿童。报告认为,资助儿童占比最大的原因,一是部分捐赠圈成员参与公益还处于起始阶段,对捐资助学尤为关注;二是由于联劝在儿童领域的深耕和项目推荐。

成为公益的新推力

较之一般性的捐赠,捐赠圈是颇具稳定性的一种捐赠机制,而且成员往往会吸纳友人共同参与捐赠,产生“涟漪效应”。然而报告研究团队也指出捐赠圈存在边界,表现在人际网络、信任传递、组织规模、不可再生产要素、集体议事的能力、慈善组织的能力6个方面。受限于这些边界,捐赠圈不可能无限扩大。

捐赠圈的价值不仅仅在善款捐赠一个方面,调研显示,超半数成员表示在参与捐赠圈后,其公益认知、公益行为及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增加。与之相应的是,捐赠圈最大的受益对象除了被资助的群体,还有成员本身;而从受资助公益组织视角来看,捐赠圈为公益组织自身长期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得到了捐赠圈帮助的公益组织“中途之家”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第一次来就问我们最需要什么,其实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工作人员的工资。他们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但同时,他们也会提很多尖锐的问题,看得出来,他们是在用心支持我们项目和团队的发展,他们不止是简单的捐赠人,而是想帮助我们有所改变。”

联劝等慈善组织作为连接捐赠圈和资助端的“桥梁”,可提供财务行政以及项目管理支持,陪伴捐赠圈成长。例如,一位捐赠圈负责人说,联劝最初为其提供了70多个公益项目供选择,成员们经商讨后选定了其中一个给予资助。与此同时,捐赠圈也能推动相关慈善组织的使命和愿景落地实施。

尽管在启动或发展过程中捐赠圈面临着各种障碍和挑战,但捐赠圈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公益参与形式的生命力。《报告》对捐赠圈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破圈传播;持续学习、分享,并开展圈子间的互动;持续跟踪研究;优化发展环境以及倡导公共治理的理念,最终让大家愿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3日   第 10 版)

编辑:王慧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