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博物志 市场 鉴赏 人物 古玩

首页>收藏>资讯

英雄名将陈化成:

古稀血战吴淞口,源起厦门同安湾

2022年12月15日 16:2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5日   第 12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在厦门的丙洲岛上,有一座“陈化成文化园”,里面有一座鸦片战争中牺牲的厦门籍民族英雄陈化成巨型雕塑。他牺牲180年来,海峡两岸人民将其视为护国佑民的城隍崇拜,上海城隍庙、郑州城隍庙、金门城隍庙、厦门城隍庙都把他奉请为城隍来崇拜。

严禁鸦片 奔赴疆场 尽显虎将风范

陈化成是厦门同安人,青少年时代以捕鱼为生,22岁入伍累立战功,历经24年从普通士兵升至金门总兵。1830年提升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陈化成从小耳闻目睹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他坚决执行禁烟方略,日夜巡逻海上,清缴烟贩谍船。在长达10年的禁烟斗争中,陈化成与同僚们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禁烟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1840年,65岁的陈化成临危受命,调任江南提督,统率兵马驰赴上海吴淞口,抵御英军侵略。

1842年6月16日,英国侵略军出动所有舰船,疯狂地向吴淞口发动炮击。大战在即,陈化成对官兵们说:“我今日极力用兵,以死报国恩,汝等幸助我全忠节焉!”说罢,昂首走出军帐,擎起一面旗帜,登上火炮阵地。

陈化成带领亲兵数十人,坚定守卫孤立无援的西炮台阵地,燃放数千发炮火,重创英国侵略者的舰队。无奈自身伤亡惨重,弹药补给不济,陈化成身中数弹,他倒下后又坚持站起来继续督战。以“奉命御贼,有进无退,将以死报国”,拔出佩刀振臂高呼,率领将士与爬上炮台的敌人展开白刃战。最终陈化成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在宝山吴淞炮台。

廉洁自守 世称“老佛” 堪称廉将典范

陈化成以清廉为居官之本,以廉洁为居官之德。陈化成在军中从不搞特殊,与将士同饮共食,风餐宿帐,常常对将士嘘寒问暖,送去棉衣,官兵尊称他为“陈老佛”。

他清廉自守,拒不收受地方官员相赠的礼物,也明令禁止部下收受百姓的一针一线。当时江南流传一首民谣“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但饮吴淞水”,表达了民众对他的深深爱戴。他所居住的是百来平方米的砖木平房,门窗朴素,别无雕饰,并将节省下来的俸银助办书院、建立育婴堂、捐助义塾等社会慈善事业,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也参与地方上的公益事业,慷慨乐捐。

他倡议修复厦门玉屏书院,亲自捐银,并联络地方世勋,修缮校舍,聘请名家担任院长,造就不少的人才。热心纾难,慷慨解囊,助修《厦门志》,并为之写序,使志书顺利编成。


编辑:陈姝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