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博物志 市场 鉴赏 人物 古玩

首页>收藏>资讯

北宋宰相苏颂:天文医药双泰斗

2023年01月06日 15:27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05日   第 12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厦门市同安老城区的西北隅葫芦山南麓,坐落着一片气势恢宏的花岗岩红砖闽南风格建筑“芦山堂”,坊门上刻着对联:“五世进士天文医药双泰斗,七代簪缨宰辅将帅独苏门”。指的就是苏颂,他在天文、医药方面的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苏颂是厦门同安人,北宋时期官至宰相,他为官耿介、政绩颇著。他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被誉为“钟表的鼻祖”。他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

苏颂从政56年,去世后被追谥为“正简”,因此他的出生地同安有“正简流芳”的美誉。苏颂在任职期间领导科技工作,创造了7项世界第一的奇迹,被称为是中国版的达·芬奇。

苏颂是一位严谨的古代科学家,在医药学方面,他负责编纂《本草图经》始终秉持严谨思维,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当时北宋仁宗年间,政局稳定、贸易发达,大量新药广泛应用,人民对医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他与同时代的药物学家共同编辑补注了《嘉祐补注本草》一书,参与了医药古籍的校勘工作。现在,全国各中医药大学使用的中医药经典教本《黄帝内经》《伤寒论》《脉经》等,都是那个时期校正刊行的。

在天文学方面,苏颂5次进入朝廷中枢主持天文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公元1086年,苏颂以吏部尚书身份“提举研制新浑仪”。挑选了精通天文和数学的韩公廉、精通机械制造的王沇之等一批当时国内高精尖人才,以及诸多能工巧匠,组成“详定制造水运浑仪所”,并亲自设计方案、确定计划,历时6年,建成了一座高12米、长宽各7米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公元1101年,苏颂在润州(今江苏镇江)逝世,享年82岁。纵观苏颂一生,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赞他:“苏颂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卢嘉锡评价苏颂:“探根源、究终始,治学求实求精;编本草、合象仪,公诚首创;远权宠、荐贤能,从政持平持稳;集人才,讲科技,功颂千秋。”


编辑:陈姝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