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要闻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普洱实践

2023年07月10日 13:46  |  作者:段冬梅  |  来源:普洱统一战线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一市邻三国,所辖十个县(区)中九个县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1%,既是边疆地区,又是民族地区。结合实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普洱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 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宏阔的全球视野,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创造性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民族工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立足普洱市情、实情,必须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发力,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不断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各民族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二、 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九大工程”,不断夯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五个基础”

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工程、示范创建和命名工程、教育研究示范工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和精品工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程、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县乡村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建设工程“九大工程”,同步抓实“一碑一馆一园一基地”“四个一”建设(民族团结誓词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和干部培训基地),夯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五个基础”。一是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宗教部门履职尽责、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县乡村户”示范引领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建设、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建设等为抓手,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三是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体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中华文化、增进认同。通过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和精品工程,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是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全域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擦亮民族团结誓词碑金字牌,市县联动、创新驱动、高位推动“四个一”建设,深化宣传教育、示范创建和命名、教育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等,着力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重心向基层,不断探索边疆地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新经验,将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日常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站在“治国”的政治高度看待“治边”,创造性地做好“边疆”、“民族”两篇文章,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切实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三、 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着力彰显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普洱示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民族工作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做少数民族工作向做全体民族工作转变。从过去重点做少数民族工作,向做全体民族工作转变,准确把握战略定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从重点少数民族地区向全域转变。普洱市不是民族自治地区,胜似民族自治地区,全市民族工作的领域要从少数民族地区向全市所有区域覆盖。三是从突出差异性向增进共同性转变。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共同性是主导,要在尊重差异性的同时,增进共同性,切实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四是从“管肚子”向既“管肚子”又“管脑子”转变。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高度重视边疆人民的思想教育,强化政治引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国门意识、国土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五是从重少数民族政策向法治化转变。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注重少数民族政策的落实,向法治化的转变,始终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普洱有着历史传承的“民族团结基因”,要把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发扬好、阐释好、宣传好,团结带领全市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为抓手和着力点,作出“五个示范”。一是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上作出示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市委重大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坚持系统谋化、高位推动、合力建设、全域示范,在将党的领导贯穿共同体建设全过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上作出示范。二是在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现代化上作出示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殷切嘱托,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同步迈向现代化上作出示范。三是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作出示范。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着力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推动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推动形成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思想共识,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交融上作出示范。四是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作出示范。全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各民族交往交流、团结联谊,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通过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上作出示范。五是在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上作出示范。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用法律来保障和巩固民族团结,在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依法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上作出示范。(中共普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 段冬梅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