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郁达夫点拨刘开渠

2023年07月31日 14:07  |  作者:王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著名作家郁达夫引导刘开渠走上雕塑艺术道路的故事,广为流传。

1923年2月,郁达夫到北京大学任教。为了维持生计,他又在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兼课。有一天,闲来无事,美专的几位老师聊起班里的学生,公认一个叫刘开渠的学生最为勤奋,也最不修边幅。郁达夫初来乍到,插不上话,但他记住了刘开渠这个名字。

后来,有几个学生来访。一个“个子很高,满头长发,脸骨曲折,有点像北方人”的青年,引起了郁达夫的注意。一问,才知道这个青年人就是刘开渠。

刘开渠很内向,寡言少语,说话不大流畅,脸上时常显露出苦闷的样子。郁达夫凭借作家的直觉,认为刘开渠颇有个性,“从他的衣衫的褴褛,面色的青黄上看去,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埋头苦干,边幅不修的精神来……像他那样的人,学洋画还不如去学雕刻;若教他提锥运凿,大刀阔斧地运用起他全身的体力和脑力来,成就一定还要比捏了彩笔,在画布上涂涂,来得更大。”

刘开渠和郁达夫熟悉之后,二人越谈越投机。当时,刘开渠在大学学的是油画专业,郁达夫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让他豁然开朗,随即作出了艺术转向。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开渠随后去了法国,师从世界著名雕塑艺术家朴舍,学习雕塑艺术。

学成回国后,刘开渠到杭州任教,与郁达夫又成了时常往来的师友。每每刘开渠的雕塑作品问世,郁达夫都会大加赞赏,认为这些雕刻“力量是充足的,线条是遒劲的,表情是苦闷的”“疏疏落落的几笔之中,孕育着多少的力量,多少的生意”“完全是他的整个人格的再现”。尤其是刘开渠为八十八师阵亡将士们修建纪念铜像铸成后,郁达夫更是不吝赞美,认为“这是有良心的艺术品”,是“何等富于实感的杰作”。

当然,刘开渠最终没有辜负郁达夫的厚望,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支援前线》,以及《毛泽东选集》封面上所使用的领袖浮雕肖像,都出自刘开渠之手。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