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平民英雄”亟待突围现实困境

2023年09月05日 10:10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30905100920

近日,民革北京市通州区第一支部的党员们自发捐款,向通州区应急志愿服务支队通州蓝天救援队捐赠一艘崭新的冲锋舟。图为捐赠现场。 本报记者 田福良 摄

在不久前的京津冀洪涝灾害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超过150支民间公益救援队向险而行,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展开救援,有力地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但在“平民英雄”的光环之下,他们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运行经费短缺、队员安全保障不够、专业化提升不足、信息传递和协同困难……民间公益救援队伍如何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如何做好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协同?如何进一步提升救援的专业性?这些都成为“平民英雄”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经费短缺成常态

“责任越大,对能力的要求就越高。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也需要支持和救援。”8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京冀暴雨中的社会应急力量”公益研讨会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金旼旼的观点,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

当天,来自公益机构、民间救援队、企业的代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在暴雨救援中社会应急力量出现的问题和需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在本轮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70支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参与救援,投入舟艇376只,完成转移人员35979人次。”北京蓝天救援队外联部长王宁介绍说:“作为一家成员均为志愿者的救援组织,北京蓝天救援队一直缺乏充足稳定的经济来源,尤其在专业装备上有所欠缺。”

作为公益性质的民间救援队伍,队员们每次“出勤”,都是义务劳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救援队的经费来源不稳定、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在没有灾情时,公众很少会关注到民间公益救援队,想要筹集一些备灾、训练的资金十分不易。”采访中,南京蓝豹救援队队长郭伟坦言,缺乏骨干队员、缺少资金支持、缺乏专业训练场地和专业仪器,是民间救援队面临的共同问题。

“救援设备设施的采买,驰援外地救灾的运输、食宿费用,提升技能所需要开展的各种训练开销,让队伍时常入不敷出。”山东省菏泽市斑马志愿救援中心总指挥、定陶区政协委员王防震说。

据了解,一支公益救援队一年的日常训练、设备、救援等支出至少需要20万~3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购买服务、基金会支持和社会捐赠。

“今年初赴土耳其开展震后救援,18名队员10天花费近20万元。这次‘杜苏芮’台风救援中,一台冲锋舟被割破,我心疼了好几天。”厦门蓝天救援队成立已经15年,“掌舵人”陈素珍同样被经费的问题困扰。

“此次公羊救援队60人赴涿州抢险救灾,出动了直升机参与救援,三天的支出超过100万元。”北京公羊救援队队长张安琦坦言,虽然他们有来自相关公益组织的稳定资助,但日常训练费用、突发救援的油耗成本、采买专业设备等,使得经费短缺也是常态。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不少公益机构的关注,并开始有所举措。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在此次京津冀洪涝救援中,以备用金和物资支持了多支民间救援队伍。“希望未来继续为社会救援力量在公募筹款及项目执行时提供专业服务保障。”春苗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语桭说。

专业化提升和队员安全保障成瓶颈

据统计,我国现有社会应急力量共计2300余支、骨干救援队员4.9万余人,应急志愿者约60万人。

“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本次公益研讨会上,这是大家的共识。

但现状却并不乐观。数量众多的民间公益救援队,在不同程度存在救援水平不一、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多数队员只能依靠传帮带、老带新的方式,专业能力提升较为缓慢、有限,使得民间救援组织的发展面临“瓶颈”。

记者发现,即使是成立时间较长、参加救援较多的厦门蓝天、北京公羊、菏泽斑马等救援队,至今也没有相应的专业救援训练场地。

“救援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集结、奔赴灾区。这要求我们有随时准备的骨干队员,还需要物资存放场地、训练场地有便捷的地理位置。”郭伟告诉记者,对于大多数民间救援队伍而言,想找到合适的训练场地并不容易。

对此张安琦也显得颇为无奈,成立10年来,队伍的训练场地频繁更换,最长的仅维持了两年。

为了提升队员们的专业救援技能,王防震会经常关注应急管理部举办的专业骨干力量培训,只要有机会,他会抢着为队员报名,“老队员学成后,再把相关救援技能传授给新队员。”

除了专业化的提升,让救援队长们揪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救援过程中队员们往往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风险。

据了解,蓝天救援队的部分队员会自掏腰包上了一份保险,每年680元,但并不是每个队员都会这样做。王防震告诉记者,加入斑马救援队均需购买一份人身安全保险,每人每年376元,队员个人支付2/3,另外1/3由救援队承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前些年市场上鲜有专业的救援险种。一些条件稍好的救援队,大多会选择两种替代产品,即意外伤害险和户外专业领域保险。

“意外伤害险的理赔过程通常十分繁琐,队员们普遍没有这样的精力。”张安琦说。

值得欣喜的是,救援队员的安全保障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

这些年来,只要有救援任务,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对于救援队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就不会缺席。该中心负责人李峰告诉记者,除了自筹资金购买,一些基金会或保险公司也会提供相应支持。

2021年河南水灾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社会应急力量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为社会救援队提供人身意外保险等经费资助,最高资助金额为每支队伍10万元。

“京冀暴雨中的社会应急力量”公益研讨会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京津冀水灾后的救援能力建设,主要聚焦志愿者保险购买和专业救援能力培训等。

协同救灾任重道远

“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响应及时,动作迅速。此次洪涝灾情,仅涿州一地就有一百多支救援队集结。”“京冀暴雨中的社会应急力量”公益研讨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认为,社会救援要避免“大水漫灌”,要在差异化协同中,整合救援力量、共享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问题,分工有序地开展合作。

此外,在救灾过程中,民间救援队伍如何与政府部门协调,各支队伍之间如何协同合作,也是必答题。

“社会力量应明确自身在灾害救援中的位置,助力各区域培养有救助能力的基层组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第四届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史培军表示,社会救援力量要注意做好补位,不越位,发挥好就会事半功倍,“我们要让社会救援力量正规化,尤其要做好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协同。”

“一些大型灾害救援,任何一支队伍都不可能独自完成。”郭伟发现,近年来的救援中,一些志愿者会在网络上收集相关信息,反馈给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相应的流程、手段、平台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果能有一个大型网络平台做统筹,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一些‘去重’的工作,也能提升救援效率。”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副秘书长谭红波认为,社会救援的协同合作要功在平时。“不能灾害来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处找资源找伙伴,互相埋怨,你(一线组织)说我(基金会)不懂救援,我(基金会)说你(一线组织)项目申请管理不专业,协同合作关系应该在日常就建立起来。”谭红波说。

对此,多家民间公益救援队的负责人均表示,应急救灾中的相互协作依然任重道远。

“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升救援技能,加强多方协同,相信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也可以做成‘百年老店’。”李峰说。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