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统战时讯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顾问追思会在京举行

2023年09月18日 21:1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9月18日电(记者 顾意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和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顾问,著名国际友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柯鲁克女士追思会2023年9月1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伊莎白顾问于2023年8月20日0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伊莎白顾问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河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四川省彭州市政府、兰州城市学院路易·艾黎研究中心、宝鸡长乐塬片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山丹艾黎纪念馆、工合国际华东联络处等发来唁电或慰问信。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名誉校长黄孟复特地发来慰问函。黄孟复在慰问函中指出,伊莎白·柯鲁克女士的一生是充满激情、奉献和奋斗的一生,她关注民生、关注民间对外交流活动以及社会建设。她作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的顾问对其有难以割舍的厚爱,为工合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贡献。作为培黎的老校长路易·艾黎的战友的老朋友,伊莎白女士全力支持培黎教育事业发展。这些年我和伊莎白女士多次一同参加培黎的活动,在接触交流中能深刻地感受到她作为学院顾问,始终在关心培黎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她多次到学院看望入学新生,参加学生活动,与学生亲切交流,为培黎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孟复表示,伊莎白·柯鲁克女士的工合情怀和培黎情怀令人仰望和感动。她的离世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但她的贡献和成就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情怀将永远指引培黎师生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她的无私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一代代“培黎人”努力发扬“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把培黎建设成国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姜江出席追思会并讲话。姜江表示,伊莎白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老朋友,她的一生经历了时代的沧桑巨变,用自己独特的贡献与中国的发展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她是共和国诞生成长的见证者。伊莎白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始于四川,她的中文名字饶素梅就源自她的出生地——华西坝上素净的腊梅花。她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在四川、重庆等地成长并从事人类学研究,在晋冀鲁豫解放区观察记录土地改革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投身英语教学、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她亲历了百年来中国的每一次历史巨变,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她是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从中央外事学校到后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她倾注全部心血,躬耕教育60余载,和丈夫大卫·柯鲁克共同参与新中国第一套英语教程的编写和《汉英词典》的编纂,先后设立“柯鲁克夫妇奖学金”“伊莎白柯临清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和优秀外交官,可谓桃李满天下。她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促进者。伊莎白长期关注中国农村发展,深入中国广大农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访谈、撰写著作,真实记录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向西方、向世界客观准确介绍中国,为融通中外、增进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伊莎白用一生热爱中国,中国人民也将永远铭记这位与我们患难与共、携手同行的朋友。

会上,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理事柯马凯深情回顾了他的母亲伊莎白顾问的生平。伊莎白·柯鲁克(Isabel Crook)1915年12月15日出生于中国四川成都,抗战初期在四川投入乡村建设运动,后前往英国,与丈夫大卫·柯鲁克(David Crook)结婚,并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3年加入英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在埃德加·斯诺、路易·艾黎等国际友人的影响和支持下,母亲伊莎白加入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在欧美等地组织参与舞狮提灯巡游捐款、“一碗饭”运动,积极宣传中国抗战壮举。1947年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观察记录土地改革过程,1948年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来到南海山外事学校(即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任教,躬耕六十余载,为新中国英语教育事业付出了全部心血与智慧,为新中国培养了首批外事干部、大批杰出学者和外交人才。1987年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恢复活动后,母亲再次投身工合事业,担任执委,并积极参加工合国际的各项工作,曾多次去山东、河北等地考察,指导农民合作社的建设。她一直关注职业教育,担任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顾问期间,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成才,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作为研究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伊莎白撰写了《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兴隆场》等著作,忠实观察与记录了中国革命与建设,以自己的方式向西方、向世界介绍中国,为对外友好交流做出杰出贡献。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伊莎白女士“终身荣誉教授”。2008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授予伊莎白名博士学位。2016年和2018年,中国政府先后授予她“十大功勋外教”及“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伊莎白女士获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伊莎白顾问长子柯鲁作为亲属代表发言。他讲述了母亲伊莎白25岁时写给他父亲一封信的片段。当时他父亲30岁,刚从西班牙的战场来到中国,而母亲正在兴隆场做乡村考察。父亲在迁往大后方成都的南京大学任教。伊莎白在信中写道:“我觉得你就像一个不特别喜欢水或游泳的人,但觉得唯一能得到心里满足的方式就是要掌握游泳,所以你找了一个比较浅的池塘,脚尚能着地在水中戏弄。你是想掌握一门比较实在的生活技能,以便排除你对自己生存价值怀疑。选择农业当然是个好决策,可你的所长还是在学术方面。如果要学习农业或农业经济或农村社会,你还是得离开岸边双脚跳入水中。如果实在不行,你还能爬回岸上吗。何不试一试?当然搞这个,你不会有什么经济收入,但你早已放弃了赚钱的念头吧?你的所长还是政治和宣传方面。搞农业将来在英国也没什么施展的地方。再说你也没有搞农业的资本。我也不假冒理解你的心理,也许我对你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这段调侃风趣的话,揭示了柯鲁克夫妇终生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关注和兴趣。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委员、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黄贤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唐闻生,四川省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明,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卡夫雷拉先后作了满怀深情的发言,共同追忆伊莎白顾问光辉的一生。新西兰驻华大使毛瑞先生派人专门送来了花篮,并附亲笔问候卡片。

据悉,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第七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培黎学院图书馆命名为“伊莎白图书馆”,并在图书馆为伊莎白顾问竖立铜像,以永远铭记伊莎白顾问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铭记她为工合国际事业、农村建设和培黎教育发展所作出的殊勋茂绩,弘扬她大爱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追思会由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和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联合举办,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院长余临主持追思会。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李建平出席追思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宋庆龄故居、北京京西学校、北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兰州城市学院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及在京国际友人,伊莎白顾问亲属和生前友好,工合国际华东、华北、西南、西北联络处代表,工合国际在京委员和培黎师生代表等约200人出席现场追思会。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陈永弟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工合国际各地委员和培黎学院师生等百余人通过线上出席追思会。

追思会以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爱黎合唱团演唱《工合之歌》《培黎校歌》开场,以全体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结尾,全体与会人员在伊莎白顾问生前最喜爱的歌曲声中共同追思缅怀,并决心以伊莎白顾问对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无限热爱为榜样,传递“我用一生爱中国”和“矢志不移的初心、忠贞不渝的信仰和坚韧不拔的使命”火种,“努力干,一起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在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并在学生志愿者陪同下参观了培黎校史展和培黎校园。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