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寻古探源 叩问来处

——河南省政协围绕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专题协商小记

2023年10月23日 14:44  |  作者:王有强 靳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23日电(记者 王有强 靳燕1921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遗址迎来科学发掘第一铲。优美古朴、图案绚丽的彩陶破土而出,将一段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灿烂史前文明画卷逐渐铺陈在世人面前,中国现代考古学也由此发轫。

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广大考古工作者“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精神,10月15日至16日,河南省政协文史委组织专题调研组走进三门峡,实地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庙底沟博物馆,围绕“发挥中原文化遗存价值作用,拓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度和广度”课题,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协商。

在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调研组一行沿着文化层断面通道前行,灰土层内夹杂着陶片、石块,层面深浅不一,裸露的截面、层叠的泥土无声讲述着古代先民生活的场景故事。三门峡市政协主席王载文说,市政协先后围绕“提升仰韶文化影响力、打造知名考古圣地”“仰韶文化遗址传承和保护”等进行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10次。“仰韶之光辉映在河南、陕西、山西、青海等广袤大地上,建议在全国层面推动建立仰韶文化交流协商机制,讲好仰韶故事,形成文化共识。”王载文表示。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肩负着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伟大使命。”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近年来,河南主动申请并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项目为重要依托,扎实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越来越多的中华文明源头之谜在河南揭开并找到答案。

在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河蜿蜒、穿城而过。90多年来,一代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探寻历史,钩深致远,一锹一铲层层揭开殷墟的“真容”。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遗址视察时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市政协围绕‘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开展协商调研,形成《关于加强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报送全国政协,促成了《安阳殷墟保护条例》出台和殷墟遗址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馆。”安阳市政协副主席薛文明介绍,目前,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正加速建设,将完整展现3300多年前殷商都邑布局,带领公众探寻人类社会的过往与未来。

古老文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郑州正进一步梳理商都文化脉络,高品质推动文化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以商业项目与历史项目的有效嫁接强化古今对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物遗存活化利用的样本、大遗址保护的典范。”郑州市政协副主席石大东表示。

调研组一致认为,河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诞生、发展的核心地区,仰韶村、庙底沟、大河村等诸多大遗址都与文明的起源、发展紧密相关,将这些与文明起源相关的大遗址建设成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成文化旅游胜地,打造为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是展现中华文明伟大历程的应有之举。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考古学不仅是一门脚踏实地的学科,也是一门仰望星空、探索未来的学科。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潘伟斌表示,要加大考古资料的整理和深度研究,充分消化考古成果,进行理论创新,为彰显中原文明的核心地位作用作出考古人的贡献。

“河南地区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强调,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奋力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中原文化遗存作用,不断拓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度和广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会议还特别邀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阐释”为题作专题辅导报告。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