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世界男性健康日:专家呼吁50岁以上男性重视前列腺癌早筛

2023年10月27日 14:2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每年的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旨在提高社会对男性健康的关注。而前列腺癌作为男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严重威胁我国广大男性的健康。尤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国情下,强调和呼吁重视男性前列腺健康不仅关乎患者及其家庭,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健康老龄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叶定伟教授谈道:“前列腺癌是男性特有的一种恶性肿瘤,如果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而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30%。但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之不少男性存在‘讳疾忌医’的想法,同时我们国家对于前列腺癌的早筛覆盖率尚低,多方面的综合原因导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远差于西方发达国家,初诊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加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前列腺癌个“慢性子”,早期筛查是提高前列腺癌治愈率的关键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预测,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约15.6/10万人,新发病例超11万人,死亡人数超5万人,且发病率在逐年升高,正逐步成为影响中国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

同时,由于前列腺深藏在男性骨盆内部,所处位置比较隐蔽,因此体表无法感知到前列腺的存在,加之前列腺不会随着年龄的衰老而停止,会一直处于不断地增长的状态,因此,随着年龄增大,男性罹患前列腺疾病的风险也会升高,且难以早期察觉。

叶定伟教授表示,在我国男性60岁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75岁左右达到高峰。但是近些年来也发现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比如我们中心一年超过近1500台前列腺癌根治术当中,50岁甚至5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在升高。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两年做一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也就是血清PSA的筛查,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那么45岁开始就应该每两年做一次PSA筛查。

据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PSA筛查是前列腺癌的首选推荐筛查手段。PSA的筛查其实很简单,抽一管血即可完成,PSA≥4 μg/L被定义为异常值,数值越高,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越大。因此,当受试者PSA≥4 μg/L时,需进一步诊断、治疗和随访。

当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即便确诊了前列腺癌的患者也可通过精准诊疗的方式,获得较好的长生存,尤其是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基因检测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必要前提之一,因为基因检测相当于再一次的精准诊断,有助于之后的精准治疗。例如有基因突变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只需遵医嘱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普及合理的周期性PSA筛查,不仅患者获益,更可提高卫生经济学效益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健康中国2030提出,要针对本地区高发、早期治疗效果好,且筛查手段简便易行的癌症逐步扩大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而相关研究也证实,前列腺癌筛查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早筛查对于患者的获益更大。

叶定伟教授谈到,前列腺癌的早筛不仅可以降低个人与社会经济负担,减少劳动力损失,带来间接受益,同时合理的周期性重复筛查还可以提高卫生经济学效益。因此,提高前列腺癌在全国范围内的早筛率非常重要。以上海为例,目前PSA筛查的普及率较好,在各大医院,乃至社区医院都可以进行检查,包括很多体检套餐里已经包括了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这个指标。

在谈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前列腺癌早筛的普及率时,叶定伟教授认为:“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前列腺癌筛查模式,我认为可从三个层面加以助力。一是以发起筛查的医疗机构为核心,就近与附近社区合作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活动,打造社区服务站模式;二可通过筛查基地模式招募区域内适宜医疗机构作为合作单位,建立前列腺癌筛查基地,初步筛查并招募前列腺癌高危人群;三可通过筛查门诊模式,在有资质的医院、固定时间开设前列腺癌筛查专病门诊,主动吸引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进入医院,进行一对一健康咨询及前列腺癌筛查。”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