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网原创

繁荣的碳市场离不开高质量碳金融

——毕马威中国发布《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

2023年11月08日 15: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上海11月8日电 11月6日,毕马威中国与碳中和行动联盟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现场共同发布《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举行首发仪式。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战略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支宝才、支持单位及部分联合撰写机构嘉宾共同出席。

进博会期间的首发仪式上,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战略咨询主管合伙人支宝才对白皮书进行了解读,并呈现白皮书的核心发现。支宝才表示,根据相关数据预测,中国碳金融相关市场规模未来将达到十万亿级别,市场覆盖主体、覆盖行业、产品种类等核心要素均将逐渐丰富。预计金融机构、投资者等更多主体将参与到碳市场的交易活动中。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也将有序从目前的发电行业扩展到更多行业。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更加充分地反映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完善。未来碳市场的价格博弈将更为活跃,碳市场将通过碳价推动企业减排并促进减排技术革新。

“减碳”一直是进博会备受关注的话题。白皮书表示,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传统产业和能源结构积极转型,而转型金融的核心在于通过对碳资产的定价和管理,促使企业低碳转型。碳市场肩负碳资产价格发现的核心功能,是碳金融的发展基础,对转型金融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碳市场与传统的证券交易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有所不同,更加凸显其独特性。而碳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与碳市场的繁荣紧密相连。对此,白皮书认为,中国碳市场具有特殊性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全国碳市场为此提供四大助力,分别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推动高碳排放行业转型,提供投融资渠道,倡导低碳生产生活;二是碳交易的底层资产是一种权利或信用;三是碳市场发展由生态环境部主导;四是相较供给侧,碳市场对需求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发展碳金融,创新尤为重要。

进博会期间,毕马威联合发布的白皮书对我国碳金融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其中指出基于碳金融生态中的监管、市场、服务生态三大维度,识别出六种碳金融创新模式。其中,三大维度包括了监管维度,市场维度和生态维度。而六种碳金融创新模式包含了制度规划创新,交易机制创新,主体角色创新,交互场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务网络创新。

在制度规划创新方面,我国发展稳步推进,但节奏相对较慢,制度规划创新的三大重点是明确长期规划、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市场活力。

在交易机制创新上,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在按计划推进完善交易机制,以进一步提升碳交易市场的有效性。交易机制创新的三大重点分别是探索有偿分配模式,形成公允碳价;推出价格稳定工具,保障市场信心;丰富风险管理机制,预防市场风险。

白皮书提出,未来全国碳市场和碳金融将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全国碳市场的规模将稳中有升,市场覆盖主体、覆盖行业、产品种类等核心要素均将逐渐丰富,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更加充分地反映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完善。(崔吕萍)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