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爱国爱港共创荣光>聚焦

香港故事丨“育鲲”轮:国际航运中心的特别访客

2023年12月04日 16:25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记者郭辛

“呜——”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一艘载有151名师生、39名船员的白色舰艇近日靠泊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开启为期一周的访港之旅。

这艘船叫“育鲲”轮,是大连海事大学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船上高悬的五彩旗帜在海风中舞动,在游人如织的维多利亚港畔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2015年、2017年“育鲲”轮到访过香港,受到本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一次,应“香港海运周2023”活动邀请,它又回来了。“我们用舰艇上最隆重的礼仪——挂满旗,向香港这座国际航运中心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福。”船长李连博说。

大连海事大学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鲲”轮应邀访问香港(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谭佳铭 摄

“育鲲”轮上的青春轨迹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全长116米、宽18米的“育鲲”轮,融合了现代科技与《庄子·逍遥游》的美好神话,是中国首艘自行开发设计、引进关键设备的专用航海教学实习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之一。

“驾驶台、甲板、机舱,处处都是实践教学场地;船长、轮机长、大副,每一位船员都是学生的指导老师。”李连博说,“从理论到实践,学生可以在‘育鲲’轮上进行‘一站式’学习。”

虽为校船,但登上“育鲲”轮实习的不止本校学生。2018年起,每年有最多30位香港学生也被加入上船实习的名单中。

今年8月,香港理工大学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刘振安,就和其他20多名香港大学生们一起,前往辽宁大连登船参与暑期实习计划。

11月24日,“育鲲”轮船长李连博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龙镜伊 摄

从小对大海的向往,让刘振安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航运人。他深知,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未来航海生涯的重要保障。“在‘育鲲’轮上,我感觉之前在书本中所学的知识都变得具体了。”他说。

刘振安通过与船上各种设备近距离接触,体验船舶作业值班生活,获得了在香港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实战”技巧,并直观地了解了中国航海技术和教学水平。

11月24日,在“育鲲”轮上实习的学生给参观市民介绍船上设施。新华社记者 谭佳铭 摄

“有一次,在跟随大管轮值班时,我看到了只在书本上读过的‘海上避碰规则’是如何被运用到实践中的。第一次亲眼所见,实在震撼。”他感叹,这是在校园里无法拥有的体验。

“有时,船长还会就航行过程中遇见的情况开展讨论。遇到有争议的地方,他就会拿出相关规则逐字逐句给我们讲解。严谨、细致、准确,这种氛围深深感染了我。”刘振安说。

在海上,广袤无垠的星空和宛如仙境的荧光海,都让他叹为观止:“那画面犹如大片星河坠落人间,美得神秘而浪漫。”

能在正式工作前就领略到这段美妙的船上生活,刘振安十分欣喜。“正是这次在‘育鲲’轮上的实习经历让我越发坚定,我要投身航海事业,成为一名乘风破浪的‘航运人’,犁海耕波,逐梦深蓝。”

为国际航运中心贡献力量

从2008年交付使用至今,“育鲲”轮到访过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了逾三万名航海类及相关专业学生完成实习培训任务。

“很幸运,‘育鲲’轮三次到访香港,每次我都在。”李连博说,“这次在香港,开放参观时间不到一周,就有超过1700人次的香港市民前来参观,反响十分热烈。”他语气中满是自豪。

前来参观的香港市民大多是第一次登上远洋航行船舶,一上船就忙着与内地船员沟通交流。

“十几年前,我也曾是‘育鲲’轮上的一员。”前来参观的耿健说。通过“专才计划”来到香港的他,目前在香港招商局从事航运相关工作。

“香港拥有悠久的航运发展史,香港港口也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是亚太区内重要的枢纽港。对我来说,这里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舞台。”耿健说。

11月24日拍摄的停泊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育鲲”轮。新华社记者 谭佳铭 摄

“东方之珠”比想象中更美

11月下旬,轻柔的海风拂过香港维多利亚港,“香港海运周2023”迎来八方来客。

“这是我第一次来香港,‘东方之珠’比想象中更美。”此次随“育鲲”轮参与实习项目的大连海事大学学生王杰言语间难掩兴奋。

就读于轮机工程专业三年级的他,在“育鲲”轮上的实习工作之一是负责船舱讲解。他说:“来之前我还怕语言不通,到埠后发现完全不用担心。香港市民看我听不懂广东话,就很贴心地跟我说普通话。”

初次到港,璀璨夺目的都市风光和市民的热情友善给王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令他心灵震撼的,还是那份源自香港同胞沉甸甸的爱国情怀。

在一次讲解结束后,一位香港中学老师来到穿着白色制服的王杰面前询问道:“去年香港纪律部队从英式步操改为中式步操,敬礼姿势和内地相同,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你能教我们吗?”

一个规范的敬礼,对常年在学校接受半军事化管理的王杰来说并非难事。于是,他当下就开展起“教学”工作。

当完成工作准备离开时,王杰不经意回头,望见那位老师正带着学生们昂首挺胸,面向船艉悬挂的国旗肃立,一次次抬手敬礼。

“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共鸣。”王杰说,“尽管他们来自香港,我来自内地,但我确定我们对祖国的爱一样坚定、深沉。”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