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论>委员有话说

着力强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2023年12月14日 08:49  |  作者:丁时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的印发,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是忠实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价值理念的实践探索,这对于提高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委员工作开展应当依托于界别。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组织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政治上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人民政协代表性和包容性体现在组织构架上即为政协界别,委员应当依托于界别开展工作,自觉增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一是要提高委员界别意识。委员通过界别发挥联系群众的作用,首要的是强化界别意识。各级政协应通过宣传指导,特别是对新任委员开展培训,引导委员知晓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产生过程和组织程序,认识到自己是受到界别推荐,代表界别参加政协组织,是界别群众在政协组织中的代表,协商反映的是界别集体的声音,代表的是界别群众的意愿。委员要深入界别群众,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听取和反映所联系群众的心声和要求,在政协协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和维护者。二是要优化委员结构。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推选的委员大多集中在教育、科技、经济、医药卫生界别,而新技术、新业态、新社会阶层的委员相对较少。由于委员的行业相近,关注的问题有时会出现重复和雷同,进而降低了提案和社情民意的社会覆盖面。为充分发挥好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应当进一步优化委员结构,尽可能减少交叉重合,本届全国政协新增的环境资源界别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为此,需要从专业上拓宽委员的构成广度,从特长上挖掘委员的构成深度,扩大委员的群众代表面,让社会各阶层人士更为广泛地参与政协,更加有效发挥委员的专业特长。

委员工作重心必须下沉到基层。委员要做好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更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知情明政、掌握民情是基础中的基础。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必须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努力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自己又能够为群众做点什么,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一是要推动委员深入基层调研。政协组织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委员深入基层调研制度,让委员主动沉下去,不仅“身入”基层,也要“心到”基层,做到脚下沾泥、身上沾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委员通过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拿出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二是要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要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力求制度化、规范化。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委员工作站(室)等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设立联系群众点,按照每个村(社区)有一个联系点、有一名召集人、有一名联络员、有一个标识牌、有一部联系电话、有一个委员信箱、有一套工作制度、有一份工作计划、有一个公开栏、有一套档案记录等“十个有”的标准进行场所建设。要提升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引导委员与群众真心交朋友,精准做到“望闻问切”,让建言献策带着鲜活泥土气息。

委员工作考核激发履职活力。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主动性。对于政协委员的考核,各级政协大多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考核管理办法。通常情况下,对政协委员提交提案、撰写社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参加会议活动等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让政协委员认识到,委员履职工作与本职工作同等重要。

(作者丁时勇系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