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健康乡村建设“护航”乡村振兴

2023年12月21日 10:57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陈晶

“近三年来,各地各部门围绕优化疾病分类救治措施,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以及优化乡村卫生医疗服务覆盖等方面,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探索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工作进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表示。

为“三类户”建立台账,逐一落实帮扶措施

“疾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路上的拦路虎,目前疾病仍然是致贫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据统计,重点监测的‘三类户’,也就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户’当中,主要返贫风险为因病人员的占比还是在40%以上。所以,可以想象疾病可以被控制,但是不会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就消失,而且今后还是防返贫的一个主攻方向。”谈及防止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副司长、乡村振兴办副主任任西岳坦言,它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需要及时发现,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守住这个底线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精准识别、及时预警和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避免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帮扶不及时而出现致贫和返贫的情况。

根据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数据,2021年以来,累计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户”中存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近108万户,占全部重点监测户的48.13%。“因此,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是一项底线和刚性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截至目前,重点监测户医疗帮扶措施均落实到位。”任西岳说,脱贫攻坚胜利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就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出部署,指导各地摸排“三类户”的患病情况、治疗进展和费用保障情况。具体来说,就是摸排三类重点人群的患病情况、治疗进展和费用保障情况,建立台账,逐一落实帮扶措施。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病的患者及时进行签约服务,由基层的医生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对于患了胃癌、肺癌、儿童先心病等大病的患者,及时落实专项救治措施。与此同时,配合民政、医保等部门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措施,让因为患病而产生返贫或者致贫风险的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河北省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的基础上,将监测范围覆盖到所有农村人口,最大限度织牢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网底。”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江建明介绍,这两年,河北省通过基层摸排,提取全省大病救治台账中30种大病患者超过75.3万人,累计向乡村振兴部门推送高风险人员1.9万例,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健全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关键

健全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一个关键。“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084亿元,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开展卫生健康工作。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238.4亿元,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任西岳介绍,单个县级医院项目平均中央预算内的投资就由“十二五”期间的1500多万元提升到“十四五”的4300多万元,翻了一倍还多,支持医院提标扩能,改善用房条件,提升诊疗环境,更新医疗设备。

“河北省坚持预防为主政策,积极探索建立‘未病早预防、小病就近看、大病能筛查、慢病有管理’的基层服务模式。我委指导二级医院对脱贫地区全部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建立农村地区大病人员信息化台账,每半月将新增大病人群推送给乡村振兴部门,实现提前预警。”江建明表示,同时,河北全省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向乡镇延伸。此外,我省常住人口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92%以上;对常住人口少、服务需求较小、不适宜配置固定村医的行政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比如,我省张家口市购置了150台救护车,建立“流动村卫生室”,车上配有全科医生、常用的药品和检查设备,还能实现医保的结算,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2020年至今,累计服务村民149万人次,免费配送药品13600余份,较好地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的就医难题。

“硬件建设可以通过一次性投入来解决问题,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用情用力,培育环境,综合施策,久久为功。”任西岳直言,在人才队伍等软件建设方面,一是在“引”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工作,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二是在“育”上下功夫,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帮扶范围由在脱贫攻坚期的832个脱贫县扩大到940个县的1496家县级医院,着力做好传帮带。三是在“联”上下功夫,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在县域建立县域医疗共同体,在边远地区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持续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四是在“留”上下功夫,主要是改革乡村卫生人才的使用机制,实施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分类别解决村医的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

“随着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全面落实,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也必将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任西岳说。

多措并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浙江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方面一直走得比较快,特别是助力千万工程效果明显。2017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启动健康村镇建设,将其与“千万工程”、美丽城镇建设有机融合,让健康支持性环境从“盆景”转变为“风景”。“健康乡村建设是‘千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从基层需求出发,实施‘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医防融合、参保城乡居民免费体检、重点疾病免费筛查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不断筑牢乡村公共卫生网底。同时不断深化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实施医学人才下沉服务,不断完善医疗分级诊疗体系,提高乡村健康服务的水平。”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汤丽玉介绍,在持续优化乡村健康人居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环境美、治理好、产业兴、百姓富,从而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的良好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有许多地方也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开展了不少生动的基层实践。比如,山西省今年就安排了1.4亿元支持14个县开展健康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更多的地方是把健康中国建设、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结合起来,探索推进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健康乡村建设。”任西岳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最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