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行业

“经济研究·高层论坛暨经济学动态·大型研讨会(2023)”在北京举行

2023年12月28日 15:4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28日电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即将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经济学界提供科学、严谨和可靠的理论支撑,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作出新贡献。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于2023年12月23日在北京主办“经济研究·高层论坛暨经济学动态·大型研讨会(2023)”,以期广大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开展研讨,贡献智慧。

本届高层论坛暨大型研讨会由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承办,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经济思想史学刊》编辑部、《经济管理学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协办。

会议第一单元是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姜国华先后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群慧主持并发布《中国经济报告2023》。

王昌林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结构、提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坚实步伐。此次论坛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旨在促进广大学者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可行、有效的政策参考。经济学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从“是什么、为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怎么干”等角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三大体系”。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产出具有标志性的、影响深远的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姜国华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党的二十大谋划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为我国和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能。大学是囊括大典众家的学府,学术期刊是论天下之伟的舞台,两者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就当前学界而言,加强基础研究、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推进有组织科研是大学的重要任务。要鼓励高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持续深化对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与研究阐释,北京大学将与各界一道,凝聚多方智慧和更多力量,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思想助力。

黄群慧在欢迎辞中指出,中国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建设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既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为全人类提供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将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严谨的理论支撑。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经济学界责无旁贷的使命。

论坛还举行了《中国经济报告(202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布式。该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体撰写的中国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本报告包括理论基础、发展战略、政策实践三个部分,70多万字,反映了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从各个学科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思考与探究。

会议第二单元主题演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洪银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分别发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经济学动态》主编王利民主持。

高培勇认为,调研是中国经济学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中国经济学的传统优势。当下中国,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最需要、最值得提倡的是开展基于调研基础之上的研究。我们要通过调研,了解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当前经济恢复进程的内在逻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经济恢复,加快经济恢复进程。当下经济恢复属于非典型经济恢复,过程中不能简单搬用以往应对周期性波动的老思路、老套路,而是需要结合疫后的特点,以全新的理念、战略,采取与当下经济恢复进程相匹配的精准式操作。

洪银兴认为,中国经济学植根于中国大地,讲中国故事,研究中国经济规律,指导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需求,中国经济学研究肩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复杂又艰巨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现实中的问题很多,作为导向的问题只能是“国之大者”,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要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

刘俏基于生产网络结构和利益相关方价值的双重视角,对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底层逻辑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既往的估值逻辑尚未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贡献的重要性,对企业社会贡献的定价存在一定偏差。应将企业社会责任贡献这一重要因素纳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使那些为社会创造更高贡献、能够对经济起到节点作用的企业被合理定价。

会议第三单元圆桌论坛中,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郭克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一级教授郭庆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南京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沈坤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先后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朱恒鹏主持。

龚六堂认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郭克莎认为,要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加大宏观政策的力度,用货币政策来支持财政政策。

郭庆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企与民企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何德旭指出,金融高质量发展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梁琪认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把金融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起来,走好中国金融发展之路。

沈坤荣认为,未来高质量发展要推进传统产业更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壮大、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魏后凯认为,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中国式现代化都离不开农业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全面高质量发展,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全面现代化。

余淼杰认为,中国经济向好态势没有改变,保持长期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必须做好“五个坚持”。会议第四单元的圆桌论坛中,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原院长唐未兵、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先后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原磊主持。

蔡继明从广义价值论出发,提出要从理论上引导社会正确看待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依法合规经营获得财富。

丁任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现代化,是体现中国方案的现代化。

黄泰岩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了现代化的标准形态,也体现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国情和当前的时代化特征。

李雪松提出,要采取需求结构升级、供给结构升级、效率结构升级来把短期政策和长期战略更好结合,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刘守英认为,未来要从高增长思维转变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防止经济负增长和波动过大,提出了防收缩、促转型和全面开放等政策建议。

唐未兵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根据自身的内在逻辑关系来构建的,是切合实际、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逻辑严明的科学理论体系。

张永生认为,未来经济学重心将会在中国出现,这是因为中国现在面临着发展范式的转型、研究范式的转型和科学范式的转型。

会议还举行了四个平行研讨会和三个平行座谈会。平行研讨会的主题分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与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平行座谈会的主题分别是:“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发展理念”“经济学学术期刊发展”。

“经济研究·高层论坛”与“经济学动态·大型研讨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高端学术会议,计划每年举办一届。(刘洪愧)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