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科目三”出圈的背后

2024年01月17日 16:5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网红热舞“科目三”成功“出圈”,火遍大江南北,已然“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该作品曲调“上头”,舞蹈足够有“魔性”,较快的音乐节奏令音乐轻松欢快,听几遍就在脑中挥之不去,音乐的结构十分简洁,即使未曾接受过“视唱练耳”训练的人,也能马上找到音乐重拍与小节重拍。

“科目三”近来也成了一些剧场作品谢幕时的必演节目,观众在欣赏过演员谢幕后要看上一段“科目三”才肯散去。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在北京的演出谢幕完成后,满场的“白天鹅”跳起了“科目三”;英国芭蕾舞剧表演结束后,戴着头套的动物木偶们跳起了“科目三”。

看着美丽,着实不易。“科目三”需要舞者调整以往惯有的动作协调方式,高度松弛自己的身体,松而不散。从舞种上讲,“科目三”更偏向于街舞、流行舞的审美风格。习惯于表演古典芭蕾舞这种规格性强、需要保持体态高度直立、时刻都要以“开绷直立”贯穿始终的舞者,完成“科目三”会较有难度。全套动作要想顺利完成,还是需要一定的乐感,以及手脚顺畅、上下身配合的协调性能力,身体动作与音乐的动律之间能够合为一体。一旦上身动作稍有间断,大脑往往会“断片儿”,再将动作继续接下去便会十分困难。在脚下,要一直保持同一动律,上身的动作切换频繁。擅长表演中国舞、现当代舞的舞者则更容易掌握。正因如此,有的芭蕾舞团在谢幕时表演的“科目三”才会让观众倍感意外,也更容易“出圈”。

短视频效应大大缩短了“科目三”成名的时间。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一部手机连接整个世界。近期哈尔滨的爆火带动全国旅游热潮,各地文旅纷纷亮出绝活吸引游客,为推广各地文化集体“舞”进科目三,全国文旅局长拿科目三“卷”的成功与短视频的有效传播功能不可分割,向世人展示了对于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通过这一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希望这种来自民间、来自普通家庭、来自人们热气腾腾的生活,能够提升网红作品,让其更加具备专业度、文化感和正向价值观。(米广弘)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