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4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全会观察

亮出河南“家底”

2024年01月30日 15:0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郑州1月28日电(记者 王有强 通讯员 杨娜)1月27日上午,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连续举办6年的委员通道如期而至。今年亮相的委员可谓代表了河南的方方面面,委员们细数中原大省“家底”。对于记者的提问,他们把所在领域取得的成就、对所遇到问题的深入调研和思考建议,和盘托出。

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尧山实验室是新材料领域的省实验室,成立以来围绕尼龙新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开展了很多前沿研究,其中第三代碳化硅纤维即将在平顶山落地。”河南省政协委员、尧山实验室副主任米立伟亮出了实验室“成绩单”。

在米立伟看来,省实验室要发挥更大科技引领作用,创新管理体制、用人机制等是关键。如何进一步提升省实验室效能?米立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项目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二是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科研定位。

“农业有收无收在水,多收少收在肥。”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智慧灌溉研究中心主任冯俊杰长期从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围绕“灌溉”做成了两件事。

给灌溉设备装上智慧大脑,让农业更“省水”。冯俊杰在新乡成立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近两年,我们已为新乡市1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提供了智慧灌溉设备,比常规的漫灌节水60%以上。”冯俊杰说。

用数智赋能技术,让农活更“省力”。冯俊杰作了一个对比:“传统的漫灌方法浇1000亩地,至少需要10多个人用1周多的时间才能浇一遍。采用智慧灌溉技术后,只需1个人通过1部手机或1台电脑,2至3天就能全部灌溉完成。”

“进一步加大智慧灌溉设备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相关技术培训,让智慧灌溉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有效助力农业强省建设。”冯俊杰建议。

“旅游每收入1块钱,就能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块钱,用‘泼天富贵’形容旅游的带动效应并不夸张。”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说,河南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仅4A级以上景区就有200多家,接好这“泼天富贵”是有实力的。

“旅游需要‘有烟火气、有人情味’,还要‘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张祥宇认为,河南文旅要尽快解决好三个问题:针对“有形式、缺内容”现象,要用“文化创意”引领旅游跨界融合,培育好新业态;针对“有流量、缺转化”现象,要让河南的优势资源活化起来;针对“有名声、缺支撑”现象,要梳理出河南具有唯一性和差异性的资源,规划设计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

作为一名已在教育行业深耕20年的教育工作者,省政协委员、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亲历了职业教育从“不被社会认可”到“现在的‘香饽饽’”,见证了普通学生成长为掌握多项技能的“高级技工”、从“能工巧匠”成长为“大国工匠”。

“围绕现代化河南建设,我省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环境,职业院校不断增加,呈现出‘企业—学校—政府—社会’相互支持、共享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如何办好职业教育?王泽民认为,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要针对社会需求来发展,要以创新回应需求,让学生“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腹中有墨、手中有技”。

赵晓阳、郭马珑、张辉、王胜昔、李敬欣、王新奇等委员分别围绕社会调解工作、中医药发展、豫籍人才回归、挖掘中原文化、发展数字技术、两岸文化交流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委员通道”,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问一答间,委员们畅谈履职心声、积极建言献策,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