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在开放两岸交流上民进党应从善如流

2024年02月03日 08:25  |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2月3日电 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既有协商平台停止,沟通管道关闭。外加过去8年间民进党当局滥用“行政”“司法”等手段,阻挠和破坏两岸交流合作,蓄意挑唆“反中”民粹,制造两岸对立对抗,导致两岸民间互信下降,敌意上升,这对两岸和平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毫不夸张地说,当前是两岸关系最困难、两岸民间互信最脆弱时期。如何促进两岸关系重回正轨,重拾两岸民间互信,避免两岸因互信缺失而造成“擦枪走火”?除了呼吁民进党当局从两岸大局出发回到“九二共识”的两岸政治基础之外,当务之急就是民进党当局能顺应两岸发展大势,尽速开放两岸交流,以交流促互信。

30多年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基层、动力在民间。从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开放民间交流以来,两岸关系历经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蔡英文的“两岸互不隶属”等各式“台独”阶段。30多年来,两岸关系虽历经各种风雨和坎坷,但总体上却是不断向前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岸民间交流始终没有中断,这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语言及信仰习惯,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和热切期盼。推进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对于两岸人民增进了解、消弭隔阂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扩大交流,深化合作,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对两岸都有利。他说,“两岸同胞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分歧,不应影响两岸正常交流合作,更不应成为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的借口。由于两岸间存在一些差异等原因,两岸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在所难免。越是这样越需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保持良性互动、相向而行。”“两岸同胞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

笔者注意到,就在1月30日,台湾海基会举办在大陆台商子女学校春节餐会,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在致辞时指出,去年海基会服务在大陆的台商台胞案件量,较前一年度增加了55.3%,这一数字不仅展现海基会服务工作绩效,也显示两岸交流热度在逐渐恢复。在展望2024年的两岸关系时,李大维期待两岸融冰,新一年能呈现新年新气象。

海基会是台湾当局“陆委会”的政治“白手套”,李大维期待“2024两岸融冰”的表态,被普遍认为是民进党当局开放两岸交流的“风向标”。

此外,笔者注意到,近日以来,发表有关期待开放两岸交流言论的绿营或代表绿营的官方人士,李大维不是第一个。就在1月29日,历任民进党2届“立委”“国大代表”和民进党屏东市党部主委、民进党副秘书长等职的台北圆山大饭店董事长林育生也指出,两岸同文同种,很多风俗习惯相近,这让很多台湾的旅游业者特别希望能看到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旅游。

1月13日晚,赖清德在发表当选感言时强调,未来会在“对等、尊严”下开展两岸交流,以维护台海和平。当然,赖清德说要开放两岸交流的这句话,真实用意可能仅仅是一种表态或者是姿态,他想对外展现自己执政后有能力维持两岸和平现状。但赖清德未来执政能不能真的如他所言会开放两岸民间交流,恐怕还需观察。过去几年,因新冠疫情缘故,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交流采取了许多限制性措施,包括航班、航点的减少(疫情期间仅剩北京、上海、厦门与成都)、人员往来的限制,尤其是大陆参访团申请赴台,民进党当局几乎都以没有必要性与急迫性为由而不予核准。

如今疫情已基本结束,但目前民进党当局的两岸交流限制性措施仍然没有取消,甚至还更加严格,有一种要和大陆搞“脱钩”“断链”的趋势。因此,如果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后如他之前所说,会延续蔡英文路线的话,那岂不就是“蔡规赖随”?如果是这样,那么赖清德所谓未来开放两岸交流这句话不过又是一句谎言而已。

当然,站在两岸交流的角度,笔者倒是希望赖清德和民进党能与蔡英文有所区别,因为两岸关系已经到了差得不能再差的地步,现在两岸民间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发生任何一个不经意的有关触及两岸同胞感情的偶发或者孤立性事件,都能激起两岸网民的论战,这表明两岸民间互信脆弱到了极低点。

我们必须看到,现在有时候两岸一些所谓民意,往往会因一个小小偶发事件变得复杂起来,民意有被“民粹化”裹挟的倾向,这当然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整体和平发展氛围,更与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背道而驰。因此,弥合两岸民间分歧,增进两岸民间互信变得十分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开放交流恐怕是不二法门。而且岛内多个民调也显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是当下岛内的主流民意。因此,我们希望民进党当局能从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出发,在开放两岸交流上顺应民意,从善如流,尽早实现两岸人员双向往来。唯有两岸人员双向频繁往来,才会促进两岸民间了解,汇聚两岸善意,从而培养彼此互信,减少误会与误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才会迎来契机。(高杨)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