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三绿”进京 乌兰察布开启京蒙协作“2.0时代”

2024年02月07日 14:56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站出发,不足两个小时高铁车程,便可抵达位于内蒙古腹地的乌兰察布市。“北京力量”曾经是这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引擎”。而如今,乌兰察布的绿色农产、绿色算力、绿色能源纷纷进入北京市场,当地优势资源成为京蒙协作互惠互利的优质产业,京蒙协作从“输血式帮扶1.0时代”迈向“造血式协作2.0时代”。

绿色农产“出塞”

每天清晨,当沉睡的北京城开始苏醒时,280公里外的兴和县察尔湖畔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在当地蔬菜种植加工区,一筐筐新鲜的有机蔬菜,被去泥、除叶、清洗后整齐码放在包装盒内,一车车运往北京。

中午时分,这些“乌兰察布净菜”就能出现在北京各大商超货架上,为忙碌的都市人省去做饭前繁琐的程序。“连土带泥”的新鲜蔬菜在产地被处理干净、制成净菜,不仅把无法食用的部分留下循环利用,还能减少大城市的生活垃圾。

乌兰察布是我国三大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而兴和县是其核心区。当下,乌兰察布正在打造服务首都的“净菜工厂”“中央厨房”,变鲜菜为净菜、变农产品为菜制品,满足北京市场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023年,乌兰察布蔬菜种植面积达80万亩,总产量230万吨,净菜加工能力51万吨。

依托与北京紧邻的区位优势,乌兰察布充分利用北京大市场,将绿色农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京蒙协作中的产业优势。2022年至今,乌兰察布已向北京市场销售以有机蔬菜、马铃薯、燕麦、酸奶为主的特色农畜产品54亿元。

当乌兰察布的绿色农畜产品丰富北京市民餐桌的时候,北京的资金和技术也唤醒了乌兰察布沉睡的农产品资源和种养殖经验。

在乡村宽敞明亮的牛舍内,一头头毛色发亮、膘肥体壮的安格斯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这些经常出现在西餐厅菜单上的进口牛,由内蒙古京西农牧业有限公司养殖。这家来自北京的企业于2020年落户乌兰察布。

祖祖辈辈生活在察哈尔右翼前旗老圈沟乡的农民郑来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在北京企业的带领下养起“国外牛”。

老圈沟乡农民们多年的养牛经验也在企业的指导下“升级”。企业与65个村集体、3000多户农民签订安格斯基础母牛托养协议。通过这项合作,村集体每年增收200多万元,农户每养殖一头牛,每年可增收1000元至2000元。

北京市还助推中国农业大学与京西公司合作,为企业在品种改良和科学养殖上提供技术支撑。

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说:“乌兰察布与北京国企、民企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互动,围绕数据信息、商贸物流、康养医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开展双向推介,鼓励和引导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向乌兰察布疏解转移。”

绿色算力“出圈”

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列车缩短了北京与乌兰察布的距离。而比高铁速度更快的“信息高速路”,就在离轨道不远的地下。

乌兰察布直通北京的点对点专用双回路大容量光缆线路,连接着北京亦庄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享有“草原云谷”美誉的乌兰察布。光缆端对端传输时延在5毫秒以内,可进行毫秒级的业务切换,为北京高实时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持。

乌兰察布位于北纬42度,是国际公认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黄金纬度”,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区域。这里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每年有10个月时间能够使用自然冷源制冷,同等技术条件下可节约能耗20%-30%,能够极大提升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水平。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中金数据、华为、阿里巴巴等29个数据中心集聚于此,每一分、每一秒,一张张手机照片、一条条短视频、一份份政务灾备数据存储在乌兰察布。

“立足数据中心集聚优势,乌兰察布做大算力进京规模。”隋维钧说,当地合理利用两条与北京点对点的144芯双回路大容量专用光缆,推进数据中心算力供应多元化,预计到2025年,每年可向北京提供10000P以上的绿色通用算力,为北京各类智能应用场景提供保障。

当乌兰察布的绿色算力为北京的科技发展提供支持的时候,北京也在助力乌兰察布吸引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多年来,人才紧缺、创新不足是制约乌兰察布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而如今,京蒙人才科创园已是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向乌兰察布聚集的重要平台。

通过发挥京蒙协作基础优势,依托京蒙人才科创园,乌兰察布主动对接北上广等先进发达地区和人才密集地区,以科技合作、技术入股为抓手,吸引更多“候鸟”人才落户乌兰察布,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人,与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合作100余项。

目前,京蒙人才科创园拥有华为、阿里巴巴等行业龙头企业272家,乌兰察布市初步形成以任长忠院士及其燕麦专家团队、任发政院士及其乳业专家团队、三峡集团“源网荷储”专家团队等为人才技术支撑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为当地高质量发展输送“智慧养料”。

绿色能源进京

草原的“风光”驱动首都的车辆。今年1月起,北京超过8000辆电动公交车开始使用绿色电力,这是北京首次实现电动公交车充“绿电”。而这些绿色动能就来自内蒙古。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的3.7亿千瓦时风电和光伏电力,通过电动公交场站的约1200台充电桩,为北京电动公交车提供绿色动能。经测算,此项绿电交易预计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9.51万吨。

拥有丰富风光资源的乌兰察布,对接京津冀电力市场需求,实施岱海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中国石化10万吨风光制氢一体化等“绿电进京”“绿氢进京”项目。2023年,乌兰察布外送至华北电网的电量为181亿千瓦时。

位于凉城县的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50万千瓦,风场内同步建设3座220KV变电站、35KV集电线路和3回220KV输电线路,所发电力送至京津冀地区消纳。

不仅是“绿电”,乌兰察布还向北京提供“绿氢”。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起于乌兰察布,终点位于北京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

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这条“西氢东送”管道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

乌兰察布用绿色能源助力北京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依托包括北京在内的各方力量,加快发展风、氢、储领域的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在远景科技集团乌兰察布叶片基地,一排排长89米、重20吨的巨型风机叶片整齐排列、整装待发。

“风机叶片体积大,物流运送成本高。靠近风电场、运输距离短是工厂选址的重点。”叶片基地负责人聂建军说,乌兰察布及周边地区的风电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较大,这是他们选择在此建设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初衷。

2023年,乌兰察布风电装备制造整机生产能力达到1500台(套),位居内蒙古第二,已具备配套生产5MW及以上大型风机配套生产能力,9家企业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产品优选推荐名录。

“乌兰察布以高位推动、产业联动、示范带动、人才互动,全面深化京蒙协作,不断开创京蒙全方位、高水平协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隋维钧说。(记者 殷耀 勿日汗 于嘉 哈丽娜)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