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四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4年第一期

借古开新

2024年02月27日 17:07  |  作者:卫 彬  |  来源:《画界》2024年1月 第1期 分享到: 

主持词:

在人们的习惯认知中,理工和艺术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一般认为从事理工者性格相对比较理性、严谨,擅长逻辑思维,注重科学实证性。而从事艺术者则被认为更富于想象力,思维活跃、发散,善于发现美,善于追求个性。其实,工学和艺术并非完全对立,由理工转艺术或由艺术转理工或二者兼擅皆不乏其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灿铭先生即是其中一位佼佼者。灿铭先生早年曾以高分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即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毕业留校后更是对书法进行了系统研习,在不到三十岁时就荣获了全国书法大奖。灿铭先生一贯注重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他将古人的书法精髓与现代艺术理念及个人审美情调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大巧若拙、醇厚超逸、既古且新、天真烂漫的独特风格。其作品兼收并蓄,不仅有篆书的圆厚、隶书的宽展、楷书的稳重、行书的流畅,更多地吸收了敦煌写经体的营养,充分体现出他对审美格调的自我把握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灿铭先生在书法实践和组织管理的同时,艺术理论研究亦颇有建树,曾出版《中国现代书法史》等著作,另有数十篇学术论文问世。正如其导师王冬龄先生所言,一个具备时代精神的书法家应当做到三点:第一,要真正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第二,要具备时代性的艺术修养;第三,要有戛戛独造的胆识和气魄。这可以看作是对灿铭先生的真实写照。

栏目主持:全国政协委员 张 继

一庭万卷联(书法)-刘灿铭

一庭万卷联(书法)-刘灿铭

鲁迅先生在谈及中国新文化理想时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种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观念,表现在刘灿铭的书法中,即是借古开新。通观灿铭兄的书作,我们或可说“借古开新”是其书法创作的“辩证法”,以古为师,深入研习传统经典,续其血脉,又鉴古观今,在古与今的碰撞中,别开新面。某种程度而言,他是一个清醒的历史主义者,既不执古绳今,亦不执今律古,而是法古不泥于古,取今而不限于今,故能从容不迫伫立于时风之中,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种既正且新的模式与通道。

展览展出的是灿铭兄近年来创作的六十余件书法精品,诸体兼备,临创结合,既有尺牍小品,亦有鸿篇巨制。其中临摹历代经典作品二十余件,占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一,充分体现出灿铭书法创作中一直注重的“借古开新”的整体风貌。所谓“借古”,是他对传统经典进行了数十年如一日的研习,既是孜孜矻矻的追求,也是一种恒久的坚守,这点我们从展出的临摹作品中可以约略窥得一二,既有金文、汉碑、唐楷等金石碑刻,亦有简牍、敦煌遗书等新文物资源墨迹,更囊括了“二王”、苏轼、米芾等传统经典帖学。渊远的传统书艺,在灿铭笔下呈现出深广、娴熟之气,无论是大草的纵横开阖,还是小楷的方寸圆融,他皆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因此,灿铭兄的“借古”,首先是借古人的笔墨正本清源,寻获书法的尊严,故而还以古法借镜观形,崇书法之正道,扬时代之正气,为人从艺追求一种“大境界”与“大气象”。

苏轼《子野出家帖》(书法)-刘灿铭

苏轼《子野出家帖》(书法)-刘灿铭

但是,“古”并非凝固、一成不变的,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借用德勒兹的流动与生成理论,书法也必须与活生生的现实,与个体的生命进行对话和排列组合,才会生成一种全新的可能。因此,所谓的“开新”是指灿铭的书法取向源于传统,又不囿于经典的光环。从选择上看,灿铭是理性的,因其“借古”,故而具备极强的“出新”能力。但他并非要破旧立新,而是借助对传统经典的广泛学习,采取新的排列组合,通过不断变通与叠加,使传统经典审美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数十年的书法研习中,他一方面不断从新出土的书法文献中获得审美上的体认,另一方面也从当下的时代景观中分析、记录各种风向与变化,从而构建自身书法艺术的主体性。在这种主体性的形成过程中,灿铭始终保持着对“历史审判”的清醒认识,从而避免了一味追求精巧与文雅。他以独到的眼光取传统之精华,并与今人审美追求融合,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时代印记与个人特征的书法风格。

杜甫《题画诗》(书法)-刘灿铭

杜甫《题画诗》(书法)-刘灿铭

灿铭书法的“开新”还有一层意思,即避免陈陈相因,从书法与现实的不同角度,寻找属于个体的艺术密码,进而获得一种差异性与生命力,而获得这种生命力,必须与“今”为谋。无论是敦煌写经,还是“二王”“苏黄米蔡”,灿铭借古之名而把书法还原为一种活生生的当代文化,从中领受一种全新的当代生活,从历史走入当下,从彼岸走向此岸,既丰富了传统,又将书法从象牙塔中解脱出来,走向真切的人间。如果说“借古”是回到书法的原乡,那么“开新”则是一次次回到当下的具体行动,是以敏锐的审美力构造一种新的文化生命系统。这种当下性,不仅表现在书写内容上,兼顾古今中外文化典籍,也表现为生动的现场感。虽然从这些临写与创作中,我们可以窥见久远而幽深的书艺源头,但在郁郁的笔墨之外,我们又看到了一种弥漫性、某种悬置的状态、流动的精神,幽远、朴茂、古拙,总之,意趣淋漓,既取法正宗又似乎溢出了原有的边界。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书法)-刘灿铭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书法)-刘灿铭

为什么这些带着独特书写性质的作品,会击中我们的心灵?这首先是一种不拘一格的审美态度,当一种艺术被约定俗成的模式固定之后,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标本性质,因此即便临帖,他也不单单追求形似,而是鲜明地烙上了个体独特的刘氏印记,一种精神的纹路,那是书家特殊的个性与灵感的注入。从书法本身的发展来看,其“真”与“美”的规则也处于一种流动之中,那些无名的写经,那些不为人知的简牍,似乎也从另一个方面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灿铭醉心于这些“诚”与“真”之物,而不仅是约定俗成的“好”,因而能够更加纯粹地接近生命中那些习焉不察的“美”,下笔具有了天然的机锋,此时,书家更接近于赤子,而远离了身份的焦虑。

由此,灿铭的书法较多地呈现出一派天真的气象。所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把线条从刻意求工中解放出来,进入神游天地的境界。纵观艺术史,从艺术家的晚期风格考察,天真者多,匠气者少,更多地表现个体的心性,而心性,又从艺术砥砺与人生修为中来。灿铭的书法语言,舍弃了很多的修饰与累赘,这并非是离群索居,而是找到了心灵深处别样的呈现方式。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命形式。”灿铭书法的特殊造型,乃是为了进入自由与纯粹的精神世界,既和盘托出真实的心灵,又在当下与艺术碰撞的层面,极简地、直截了当地融入当代生活,且丰富了书法的审美意蕴。

刘熙载《融斋自叙》(书法)-刘灿铭

刘熙载《融斋自叙》(书法)-刘灿铭

《周易》有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传统样式的书法在与当代精神生活的艺术融通中,借古开新尤为重要,借古不是复古,开新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奉天法古”“奉常处变”。灿铭的书法观其实是一种多元、辩证的历史观,正因如此,他的书法不拘囿于某一种观念,而是将生命作为艺术品,在历史的过渡与中间地带,寻找一种诗意栖居的“生命风格”。他的创作、理念、思想与生命互为一体,始终处于一种兼收并蓄的延展状态,纵浪大化中,坐看云起时。

百喻经选(书法)-刘灿铭

百喻经选(书法)-刘灿铭

刘灿铭

江苏靖江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王冬龄教授。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政协书画室副主任,江苏省第四届“紫金文艺奖章”获得者,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名师,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京书画院院长,江苏省政协常委。

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其中第五届获“全国奖”;作品特邀“全国第十一、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其中第四、六届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收藏,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出版有《中国现代书法史》等专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责任编辑:杨文军

版面设计:汤炜

3

2

未标题-1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