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非遗保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03月14日 16:04 | 作者:林继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继富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有关非遗的论述成为推动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本期栏目邀请林继富阐述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推进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述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多次谈到非遗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非遗保护的交往交流交融特性等,这些论述成为推动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

在系统性保护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2年12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非遗系统性保护强调共同性、整体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非遗是56个民族的非遗,保护传承各民族非遗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以中华文化为“主干”,各民族非遗为枝叶,在保护和弘扬各民族非遗过程中,将其自觉融入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非遗传承发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隔绝的,而是彼此交流融合构成生活系统和文化系统,要在非遗系统性保护和生活实践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非遗不仅保留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与中华文化基因,而且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在系统性保护中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非遗全面融入各族人民现代生活、涵养文明乡风,以非遗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同时,非遗系统性保护是基于人民生活基础上的保护,关涉非遗主体生活的关系整体,其构成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精神。同时非遗是从历史深处传承发展而来,包含了历史环境要素和社会生活要素,记录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非遗系统性保护在历史和现实交汇关系中得到传承发展,在与时俱进的丰富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自信力和影响力。

以人民为中心,“两创”实践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

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在非遗保护中要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非遗“世代相传”“再创造”“认同感和持续感”等特性表明其拥有永久持续生命力的文化基因。非遗的活态性源于多元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延传力量。非遗基于文化基因在生活实践中“再复制”“再变异”“再创造”。

诸多非遗具有跨越地域、民族的属性,发挥着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作用,巩固和增强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生活关系、文化关系和情感关系。非遗深嵌于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保护非遗就是保护各族人民的文化创造权、生活实践和各族人民共享的文化传统,也是保护人民的发展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非遗的系列讲话中强调,要在保护中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我看来,“非遗+”是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非遗作为区域社会的特色文化资源,各地以多种方式探索非遗资源创新转化路径。如“非遗+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重要契机,在非遗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出非遗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旅游产品;“非遗+产业”鼓励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艺创作与文创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非遗+互联网”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非遗传承传播方式,拓宽非遗相关产品推广销售渠道;“非遗+乡村振兴”深入挖掘乡村社会的非遗资源,发挥非遗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等等。“非遗+”模式是适应当代快速发展新媒体,拓展非遗传承传播的需要,更是推动非遗全面融入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突出各民族非遗共同性基础上,尊重并彰显非遗的多样性,增强非遗“两创”产品的吸附力,将各民族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具有民族标识的特色商品和文旅产品走向市场,以文化大繁荣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外,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转化不仅推动乡村地区经济振兴、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形塑乡民的精神风貌。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实践、生活体系,充分利用非遗共创共享共情的特质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作用,挖掘利用非遗潜在的资本属性,合理利用多民族共享非遗凝聚各族民众生活情感,将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对接,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提高人民生活福祉、走向共同富裕中实现整体发展,让多民族享受非遗带来的红利,聚合多民族共生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各民族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遗是中华各民族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与智慧结晶,承载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实践,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对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塑造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和阐释非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形象、共有精神家园和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的传统制茶技艺、黄帝祭典、春节、秧歌、太极拳等非遗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建设中华文化符号,形塑中华民族形象,彰显中华文化精神气质。

我国非遗中有相当多的是多民族共享的非遗、跨区域民众共创的非遗,表现为多民族拥有共同祖先、多民族共同信仰神灵、多民族共同建立家庭、多民族结为兄弟姐妹等“亲如一家”的生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比如流传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拉祜族创世神话《牡帕密帕》演唱了造天地、造日月、造万物、繁衍人类的状况,其中认为扎笛和娜笛的儿孙九百人,由天神厄沙分成汉族、傣族、佤族等九个民族,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凝聚着手足情深、守望着彼此的团结力量。像这类共同祖先的神话流传在我国许多民族早期生活之中,他们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讲述和演唱,以仪式实践作为生活信仰赓续,传承着从血缘家庭到多民族大家庭的共同体生活,在价值共识中不断扩大影响力,形成多民族共同祖先庇佑下的生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

非遗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连接民族情感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各族民众在非遗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以时代的方式呈现并滋养民众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具有拓展和加强民族间相互理解、欣赏、借鉴的功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非遗的知识生产和保护传承,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沛资源和强大动力。非遗包蕴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元素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礼仪制度和道德观念等得以展现,凝聚多民族文化生活共同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非遗传承是文化生产,也是情感生产,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多民族相互接受和广泛交流的重要力量。非遗交流是基于生活情感的互动,表现为多民族情感共同体的凝铸。比如皮影戏因各地唱腔风格有差异,形成多种流派,目前全国共有37个皮影戏相关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由此可见,非遗是凝聚中华各民族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是关于非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非遗能够凝聚人心、以文化人,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纽带。作为非遗工作者,需要我们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非遗保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中,系统加深和拓宽非遗“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惯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发挥非遗的强大功能。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