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 聚焦 数据新闻 资讯 数字政协 数字经济 数字新基建 榜单排行

首页>数据>资讯

民进中央:建议建立国家慈善大数据中心

2024年03月19日 09:50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聚焦改善民生和福利保障,多个民主党派中央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从各个角度提出具体翔实的建议,以期更加广泛地激发和汇聚社会慈善力量,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编者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依然有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如何推动我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民进中央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慈善事业议事协调机构,完善慈善组织配套支持政策、加强慈善领域信息共享及顶层规划。

民进中央提出,首先我国立体式、全流程的慈善组织监管体系尚未建立。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监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监管方式主要以年度报告、抽查等方式为主,属于事中事后监管,事前防范手段缺失。对资金的监管主要依赖第三方审计,审计效果受审计机构的能力影响较大,一些隐蔽的资金和物资流动问题容易成为“漏网之鱼”。近年来出现的与慈善组织有关的舆情,都涉及了慈善组织的资金流转,巨额善款收支不明等重大问题。

其次,慈善组织“主体”资格的相关配套还不够成熟。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及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认定包括了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慈善组织享受的政策优惠力度与一般社会组织没有明显差别,但监管要求更为严格,相关义务也有所增加,导致慈善组织没有认定积极性,认定率较低,数量仅占社会组织数量的1.5%左右。

再次,慈善数字化改革共享不足,缺乏系统规划。目前慈善领域缺乏数据标准,慈善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数据通道并未打通,政府部门公共数据面向慈善组织的开放范围也无依据。如慈善组织开展疾病救助项目,需要申请人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如果这些证明材料经申请人同意后直接由政府相关部门共享到慈善组织,可以有效提升慈善救助效率。同时,因财政税务系统未能实现互通,也导致了慈善捐赠税收抵扣还依赖于手工操作,不便于捐赠人进行税前扣除。

针对这些问题,民进中央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慈善事业议事协调机构,完善慈善组织监管体系。可将宣传、社会工作、财政、民政、税务等与慈善事业发展相关的部门纳入其中,形成慈善事业发展的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出台权责清晰、可执行性强的监管措施;建立透明、立体、全流程的慈善组织监管体系,全方位公示慈善组织收支情况,同时建立慈善领域第三方评估机制,促进阳光慈善。

针对慈善组织“主体”资格的相关配套还不够成熟的现状,民进中央建议完善慈善组织配套支持政策,优化慈善组织涉税资格认定。由国家出台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大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建立慈善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慈善组织发展;优化慈善组织涉税资格认定,指导各地、各部门建立慈善组织资格认定、免税资格及税前扣除资格三项认定一站式办理渠道;指导各地相关部门在制定企业扶持政策时,将慈善组织纳入扶持范围。

近年来,互联网公益以“指尖公益”消除数字鸿沟、以透明公益建立信任纽带、以理性公益推进慈善文明。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民进中央就此提出,建立慈善大数据中心,加强慈善领域信息共享及顶层规划。可由财政、民政部门牵头,开发慈善组织财务系统,结合一些地方的成熟经验,构建慈善组织收支监管体系;建立国家慈善大数据中心及数据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用户中心,接入公募平台、个人求助平台、慈善组织财务系统及民政相关系统,并建立慈善数据规范标准及共享交换平台;加大慈善数字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力度,推进政府、慈善组织、捐赠人等之间相关业务的数字化改革规划。财政部、税务总局推动捐赠票据数据信息共享,让捐赠税前扣除实现一键抵扣。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