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对话 评论 产业 星语

首页>影视>评论

《简牍探中华》:助简牍“活”起来、“热”起来

2024年03月25日 08:56  |  作者:王先福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近40万件(套)藏品中,云梦睡虎地秦简与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誉满全球的珍贵文物并称为“十大镇馆之宝”,它们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来自秦代的简牍,也是第一次系统发现的秦代律法,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播出第三期,节目采取“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创新表现形式,曲尽其妙地展现了云梦睡虎地秦简发掘、研究、传承的背后故事,令我倍感欣喜。

1

湖北是楚、秦、汉简牍出土的重要省份,近年来有众多重要文物价值和具有世界影响的简牍出土。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们在云梦睡虎地陆续发掘了12座小型墓葬,其中4号墓和11号墓出土了一千余枚简牍,内容主要是秦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还有中国最早的家书,为研究秦王朝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乃至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简牍探中华》第三期节目以“秦代律法”为主要抓手,邀请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共同解读《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编年记》《为吏之道》《封诊式》等云梦睡虎地秦简原始记录,让我们沉浸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深厚底蕴,惊叹于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的非凡智慧。而在实景戏剧中,节目组合理化塑造出11号墓主人“喜”和4号墓主人“衷”等人物,对简牍文字所营造的想象空间开展具象化改造,进一步与观众建立情感链接,使书写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秦人故事重新“活”了起来。

2

2019年,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联合开展“云梦睡虎地出土人骨的综合研究”课题,课题目标之一就是复原11号墓主人“喜”的样貌。在《简牍探中华》节目中,能够作为代表首次向外界公布“喜”的样貌,我深感荣幸与自豪,“喜”是秦基层法律工作者,他所摘抄、记录的法律文书,涉及当时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考古不只是挖宝,更是为了揭开历史的谜团,如今,科技助力考古不断取得新突破,“喜”等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普通人物相继走上现代生活的舞台,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磅礴宽广的中华文脉。未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云梦睡虎地秦简研究,希望为大众带来更多新成果。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多地热门场馆“一票难求”,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与智慧,简牍也成为人们喜爱、关注的“人气”国宝之一。作为纸张普及前中华先民普遍使用的书写载体,简牍本身观赏性不强,普通人较难直接解读书写在上面的文字。《简牍探中华》通过创新叙事手法,并依托央视频AI大模型,运用AIGC技术赋能制作,打造荧屏上的“文化新场景”,让简牍得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年龄的界限,逐渐走出“深闺高阁”,贴近千家万户,是中华文明传播的一大创新。

3

作为一名有着30余年工作经历的文博人,我深知中华文明底蕴之深厚,也深知传播中华文明责任之重大。《简牍探中华》是总台首档聚焦“简牍”这一题材的全新文化力作,正所谓“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期待节目不断开拓新境界,继续呈现精彩的简牍故事,助简牍“活”起来、“热”起来!

(作者王先福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