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五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3年第二期

许鸿飞及其雕塑艺术

2024年04月15日 17:15  |  作者:梁晓琳  |  来源:《画界》2023年3月第2期 分享到: 

从事雕塑创作二十余年来,许鸿飞的雕塑创作始终极具个人风格。其“肥女”系列雕塑作品,以憨态可掬的艺术形象,赢得了中国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艺术评论界和收藏界都受到肯定。

“肥女”系列雕塑,将“肥女”生活日常场景以夸张诙谐的艺术形式重现于观众眼前。她们以轻盈的姿态让笨重的躯干起舞跃动,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绪,其举手投足间投射出艺术家本人的才华与艺术灵性,艺术表现极具张力。

正如毕加索所言:艺术是时代的索引。许鸿飞将他对时代变迁的特殊感情投注于自身艺术创作中,使这些雕塑人物在叙述中国故事的同时具备了人文情怀,体现了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示广州文化、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不懈努力。

九天筑梦(不锈钢)83×65×100cm-2021年-许鸿飞

九天筑梦(不锈钢)83×65×100cm-2021年-许鸿飞

世界巡展—艺术展示形式的革新

自2013年起,许鸿飞发起其个人雕塑世界巡展,将其极富个人艺术色彩的“肥女”雕塑推广至世界,近十年的时间内相继走过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土耳其、法国、新加坡、英国、美国、奥地利、秘鲁、哥伦比亚、希腊、西班牙、古巴等共46站。当中,不乏巴黎卢浮宫、佛罗伦萨美第奇宫、北京紫禁城、中国美术馆等国际闻名的文化艺术殿堂,也有伦敦市政府广场、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广场、柏林大教堂广场等地标性公共场所。

与以往美术馆内严肃的陈列方式大相径庭的是,艺术家不再采取艺术殿堂里有距离感的、仰视的展示方式,而是将他的大型雕塑拉到了户外露天的广场里,撤掉冰冷的玻璃罩,去除警戒线,让雕塑与群众平视、交流,让两者毫无距离地拥抱、亲吻。

雨打芭蕉(铜雕)43×39×43cm-2021年-许鸿飞

雨打芭蕉(铜雕)43×39×43cm-2021年-许鸿飞

这种展陈方式,也让许鸿飞的雕塑作品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爱好群体的高雅、冷静的欣赏,而让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肤色年龄、不同语言区域下的社会各阶层民众加入到艺术的狂欢中,互动、对话。广场上,无论是老人、幼童、美女、壮汉,纷纷被“肥女”的欢乐自信所感染,在雕塑前合影、起舞、狂欢。艺术成为平民化的共享资源。

保守估计,经过46站巡展,参观过许鸿飞展览的人约2000万人次。近三年时间里,采访过许鸿飞的媒体超过200家,近千篇新闻报道,让更多的人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途径欣赏到他的雕塑作品。

粤韵悠悠(铜雕)49×35×45cm-2005年-许鸿飞

粤韵悠悠(铜雕)49×35×45cm-2005年-许鸿飞

健康自信—引发审美价值取向的思考

展览过后,不少观众从“肥女”雕塑所折射出的生活态度产生对时下审美价值取向的反思:当下社会对“以瘦为美”的近乎病态的偏执追求,已形成一种扭曲的、非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反观许氏的“肥女”们,即便身材肥胖,照样能乐观自信地追求生活的旨趣。不少观众在展览现场对媒体发起呼吁:肥胖的人群应从对自身躯体“不完美”的羞愧阴影中走出,走向户外,像“肥女”一样健康自信地在阳光下起舞、运动、恋爱。

丰-年(铜雕)370×125×160cm-2022年-许鸿飞

丰-年(铜雕)370×125×160cm-2022年-许鸿飞

逾越鸿沟—艺术交流的国际文化意义

当艺术具备了大众性,并引发一场价值取向的反思浪潮,艺术的传播将由此产生惊人的力量。此时,艺术文化的区域阻隔被推翻,艺术传播的界限由此消弭,雕塑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共通的语言,为文化交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种突破性的展览形式源于艺术家本人艺术使命感的觉醒。

每站展览过后,许鸿飞将各站展览的见闻、图片及报道集结成册,作为礼物赠送给其后各站展览现场的各国友人;回到广州,他更将意大利展览时期拍摄下的精彩花絮照片整理,并在意大利驻广州签证中心内举办图片展,让广州市民领略意大利风光人情。由此,艺术延伸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彼此了解的过程中,文化的隔阂逐渐被消除,世界的距离更为缩小。

46站的巡展,横跨亚洲、澳洲、欧洲、北美洲,许鸿飞的世界巡展至今依然在推进,2023年,许鸿飞将继续把中国的当代生活和艺术介绍推广给世界。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让艺术走进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生活里,让各界人士都参与到艺术的欣赏中来—这体现了21世纪文化议程中文化活力和社会公平的目标;展览的推进,让国际各地的民众了解中国的生活和艺术,在相互的认同中达到文化沟通和融合目的,让世界在相互了解中导向包容、和平—这正是21世界文化议程中平衡、包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白天黑夜(铜雕)180×50×60cm-2020年-许鸿飞

白天黑夜(铜雕)180×50×60cm-2020年-许鸿飞


许鸿飞

1963年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雕塑院院长,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张月霞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2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