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五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3年第二期

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立传

——谈人物画家孔维克的主题性创作

2024年04月16日 16:38  |  作者:张肖萍  |  来源:《画界》2023年3月第2期 分享到: 

作为新时代艺术家,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答时代的课题,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国家形象的树立和提升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自信自强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和践行,是建构国家良好形象的根基和前提;二是文艺创造是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表征,要以精品创作展现国家良好形象、凝聚精神力量。

沂蒙山下的识字班(国画)200×260cm-2021年-孔维克

沂蒙山下的识字班(国画)200×260cm-2021年-孔维克

孔维克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行而不辍,履践致远,专注于表现“时代和人民”的伟大主题,以丹青妙笔触摸时代脉动,以心灵共振描绘英雄楷模,以美术精品清晰勾勒出一条与时代同行的艺术之路,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的引领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在大学时就敏锐地感受时代脉动,创作了12米长卷作品《乡会图卷》,以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乡会”为主题,用精彩的线描艺术生动描绘了经济复苏的乡村生活图景。这件作品以及随后创作的《沐》《公车上书》《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学》等多件以中国本土文化为题材的作品,频频入选全国美展、青年美展等国家级重要展事,并屡获优秀奖项,使他在国内画坛崭露头角。

近十余年,他紧紧围绕国家重大节点、持续开展主题性美术创作,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奉献社会、奉献人民。2011年全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热潮中,他集中笔墨创作了多件历史题材作品,如围绕建党90周年主笔创作的《齐鲁曙光—党的一大山东代表王尽美、邓恩铭肖像》,展现了为理想而献身的共产党人形象;围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创作的《同志仍需努力—为孙中山先生造像》、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孙中山在青岛》以创作回溯历史,弘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2018年参加“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创作的《日本遣唐使》组画,生动再现了唐代中日文化贸易交往盛况。同时,他作为孔子后裔深受家族文脉影响,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创作了大型七联组画《孔子与四配》以及参加“中华文明五千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的《心学宗师王阳明》,以精心绘制圣哲先贤的肖像来表现儒家、理学的文脉传承;近年还推出《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登泰山图》等着力融合中国美学精神和时代审美的孔子文化主题作品,赢得较高的社会美誉度。

沂蒙战地医院的小八路(国画)200×240cm-2022年-孔维克

沂蒙战地医院的小八路(国画)200×240cm-2022年-孔维克

在艺术道路上,孔维克既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投身当代的现实生活,在当代与传统融合转换的创作课题中扎实推进中国画艺术的探索进程。2015年,他围绕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的《抗战老兵》,以特写式镜头深度刻画带有民族记忆和岁月沧桑的老一辈抗日战士的面孔,旨在弘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2017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创作的《坦克新兵写生》,则是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画像。201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创作的《咱与国旗合个影》,以场景再现的方式表达了民族团结、同心筑梦的时代主题。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创作了《使命·中国人民解放军驰援武汉》《那是一座大山—钟南山》等系列作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向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等抗疫英雄表达崇高敬意。在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之际,带领画家采风团深入山东黄河一线实地考察、收集素材,推出了《一山一水一圣人》《黄河入海流》《古今治黄名人系列·孔祥荣》《从黄河口走出来的院士·李德生》等主题创作,以突出展现山东地域的黄河文化。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创作的《沂蒙山下的识字班》,展现了战争岁月里军民深情、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创作的《雪野大川进行曲》,以东方绘画的审美意蕴表现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作的《沂蒙战地医院的小八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公车上书(国画)308×600cm-2009年-孔维克

公车上书(国画)308×600cm-2009年-孔维克

孔维克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进行理性思考,将多年创作探索转化提升为理论性总结。他对中国美术表达和艺术批评方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文脉,近代以来西方艺术观念的涌入,在价值观念、审美标准、艺术品评方面产生了偏差,导致中国画艺术批评及创作的乱象丛生,中国美术应尽快建立起以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国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艺术批评体系。2017年,他以一个画家的角度撰写了《中国画迫切需要建立以中国价值观为核心的艺术批评体系》,以艺术家的切身感受分析当前艺术现象,呼吁增强文化自信,坚守中国立场,得到美术界的高度认可,新华网作重点推荐,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响,并作为全国政协提案递交文化决策部门。随后,中国美协把建立以中国文化精神为核心的“美术批评”写入新修订的《章程》,中宣部及中国美协还将“美术批评”纳入工作参考。同时,孔维克梳理总结个人数十年创作经验,并融合个人所秉持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形成综合创作经验指导、创作理念引导、艺术审美鉴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走进中国艺术研究院主题画创作高研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济宁学院美术学院、齐鲁讲坛书画大讲堂、尼山大讲坛、杏坛书画讲堂等院校讲堂,为专业人员、美院学生、艺术爱好者公开讲授,在提升创作能力、美术鉴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雪野大川进行曲(国画)200×240cm-2021年-孔维克

雪野大川进行曲(国画)200×240cm-2021年-孔维克

作为艺术组织工作者,孔维克担任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画院院长等职务,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组织策划一系列社会性、学术性的大型文创、展览活动,实施重大课题研究和文化工程研究,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贡献。民革中央画院每两年一届的“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历经三届,学术规格、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已跃升为全国美术界的知名品牌。他还带领民革画家加强主题性创作,在重庆建立“民革中央画院主题画创作中心”。在山东画院主持实施了“山东省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历时两年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研究》,全面系统研究山东中国画发展脉络及绘画风格;历时五年策划并主编十三卷本大型系列画册《齐鲁画风大系·山东中国画》,进一步挖掘山东中国画的发展史料,研究梳理山东美术自先秦以来的发展历程、闪耀着时代光辉的作品以及山东画家的群体阵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组织举办以儒家文化为专题的“儒学之光·山东书法篆刻展”;历时四年实施完成“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推出百件儒家文化美术精品走出山东、走出国门、举办巡展,面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历时四年组织拍摄四集人文纪录片《中国画坛齐鲁风》,以电视语言讲述传统文化与山东美术的史料、展示山东画坛的群体形象。近十年来,他不断强化美术创作,开展以“齐鲁画风”为主题的“齐鲁文化走全国”展览活动,推动“齐鲁画派”在全国画坛形成知名美术品牌;举办高质量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展讲述黄河故事的“山东篇章”,彰显美术践行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山东画院创作团队推出的“画孔子”“画泰山”“画黄河”成为备受大众喜爱和追捧的创作品牌。

在聚焦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新时代、筑就文艺高峰的新征程上,“时代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助推中华文脉赓续的源泉动力。孔维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以画笔绘写新时代新气象,以五彩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不断推出的优秀作品与时代同行、为人民立传。在持续创作的生命状态中不断升华艺术境界,为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了自己的艺术印记。

(作者为山东画院研究部副主任、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论艺委会委员)

孔维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杨文军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2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