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鲁迅的育儿经

2024年05月08日 14:23  |  作者:周惠斌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29年9月,鲁迅49岁那年,许广平生下周海婴,他们对这迟到人间的天使、爱情的结晶非常疼爱。1931年冬,鲁迅还特意写下《答客诮》一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并书赠友人,表达了他的喜悦心情。

鲁迅在教子问题上一直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先要理解孩子,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写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同时指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世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提到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去鲁迅家做客,鲁迅从福建菜馆叫菜,有一碗是鱼做的丸子。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广平认为儿子瞎嚷胡吵,便又拣了一个给他。不料,海婴吃后又说是酸的。许广平有些恼怒,责备了几句,海婴撅起了小嘴,老大不快。这时,鲁迅便把海婴碟里的鱼丸拿来尝了尝,果然不是新鲜的。鲁迅因此颇有感慨地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鲁迅疼爱儿子,但他并未一味偏袒、溺爱,而是尊重孩子,认真倾听,努力了解事情的真相,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鲁迅由此联系到社会现实,在探讨家庭教育中,是“打孩子好”还是“夸孩子好”时,他在1933年发表的《上海的儿童》一文中阐述:“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鲁迅最后下结论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普遍危机,但我们的家长却少有清醒的认识。

鲁迅先生的育儿经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周惠斌)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