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委员声音

民间外交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访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

2024年05月27日 10:20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支持增开上海至马赛直飞航线”“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欧洲三国之行达成多方面重要共识,成果颇丰。

“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向世界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中国可以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持续深化。那么,民间外交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在苗绿看来,民间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的民间外交硕果累累,已经成为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民间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外交舞台上一支生动且鲜活的力量。

打造中国新叙事

民间外交可以为不同国家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推动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苗绿曾牵头组织开展了“中美关系”系列研讨活动、环球二轨外交活动、国际论坛、大使圆桌会等一系列民间外交工作,对于“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有着更深切的体会和更深入的思考。

“中国无论是在外交政策领域,还是在树立国家形象方面,都遭受着一些偏见和误解,怎么能够把中国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形象,让国际社会更好地听到、看到、感受到,民间外交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苗绿坦言。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地缘冲突、信任缺失、发展不平衡……面对各种困难挑战,人们渴望倾听中国方案。

“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每次讲到我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对外政策措施时,总能引发现场热烈的掌声。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人的自信,而自信来源于谦和,让国际上的人能够真实地看到中国,看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苗绿如是说。

在苗绿看来,民间外交在形式上更为多样、灵活,以更为朴素、直接、易于理解的方式助力世界“读懂中国”。

作为全球化智库创始人,苗绿希望社会智库在民间外交中扮演灵活的角色,搭建中外沟通的桥梁和常态机制,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戳破西方国家的某些谎言,带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所以,打造中国新叙事非常有必要。”在苗绿看来,作为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应进一步通过民间外交充分发挥各类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宽领域、多渠道地展开国际对话与合作,谋求“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

说好国际“普通话”

民间外交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苗绿表示,民间外交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以外界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在她看来,中国对外交往的时候不要光讲道理,要多讲故事,通过跨文化传播,实现情感共鸣。

苗绿建议,在对外交往实践中,可以从“中国之治”中深入挖掘生动鲜活的故事,借助广阔的交流平台,运用个体的切身感受、实际案例等进行沟通交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可以将一部分中国故事由宏大叙事改为讲述个体故事,会更接地气。比如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不仅是中国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个惠及全人类的故事,因此,怎样把这套叙事讲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了解到,尤为重要。”

“同时,在国际舞台上要说‘普通话’,也就是共有话题,这也是人类共同交流最基本的一种叙事体系。”苗绿同时表示,在国际交流中,可以先说“普通话”,再说中国特色,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通过民间交往、民心民意的沟通,进一步推动交流交往深入发展,为合作共赢打下坚实基础。(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朱建华 汪凯 许义甫)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