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湖北:乡村网格化治理有突破 处处事事有人管

2014年05月21日 09:46 | 作者: 黄庆畅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信息化

  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5月14日18时,鄂西山区天色已暗,在巴东县野山关镇冉家村网格管理站,村民田代俊前来办理林木砍伐证。网格管理站长张晓明扫描了田代俊提供的林权证、申请表等资料,上传给了镇林业管理站。电脑显示“成功受理”后,张晓明告诉田代俊:“一周内取证。”

  “现在办事很方便!”田代俊感叹,以往办事到镇里,山路不好走,来回车费还要20元,有时还找不到办事人员。

  寓管理于服务,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这是湖北省推进网格化乡村治理的另一特色。

  让信息惠民,铺光纤进村,目前湖北超过60%的村网格管理站通上了宽带,配上了电脑、扫描仪、POS机、摄像头等设备,搭建起了市—县—乡—村四级联网、部门联动的综合信息应用平台。与此同时,整合资源,湖北省将所有乡镇能提供的服务全部延伸到村,下沉到村的代办服务项目达80多项。“网格员代理、村级受理、网上办理”的村民办事全程服务的模式已在湖北建立,“人在路上跑”变为了“事在网上转”。

  “一网打尽”的全方位综合信息支撑系统,“一站式”服务,让村民办事不出村正在成为现实。在咸丰县忠堡镇板桥村网格管理站,记者看到,村民不仅可以办理各种行政事务,还可以领取新农保,交纳电话费、电费,取款存款,查询各种惠农补贴发放情况,通过网络了解时事政策,掌握本地平安建设动态。

  “让农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信息化拉近了农村与现代社会的距离。”在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看来,信息高速路畅通无阻,将给农村带来更加深刻的变化。比如,宜都市与北京一家公司共同研发了网上农资超市,在渔洋溪村组建全国首家村级信息化综合服务站,实现生产企业直达农户的农资直销模式……村民正在越来越多地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多元化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

  平安,是老百姓永恒的需求,也是湖北实施网格化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他们以省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全省政法综治资源,建成纵向联通、横向交流的综合信息网。全省建成了联通省、市、县、乡镇四级的视频监控系统,各类监控探头总数达到85万个,实现了重点部位、复杂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

  龙王镇地处襄州西北部,全镇47个村、2个社区,治安防控难度大。结合农村网格化建设,龙王镇委、镇政府在全镇出镇主要路口建了10个砖混结构的永久性固定卡点。去年12月27日晚上,龙王高速路口卡点发现有一可疑人员,牵着一头牛经过路口。值班人员立即对他进行盘查,果然是一名偷牛贼。自卡点建立以来,龙王镇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特别是侵财类盗窃案件大幅度下降,由原来平均每月11起下降至现在每月1—2起。

  如何进一步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落到实处,湖北探索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村医、村教等在农村有一定知识与威望的人吸纳为网格信息员,及时发现并解决村民纠纷,预防各种矛盾的产生。恩施州州委书记王海涛认为,这一做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了“情感”的粘合作用,村医、村教的话,“三留守”人员愿意听、听得进。

  向丕超是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的村医,村民有个头痛脑热的小病都找他,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从去年12月起,他成为了该村的网格信息员,用他的话说:“老百姓的情况我知道得多,自己的话老百姓也爱听,这对预防和化解村民矛盾十分有利。”前不久,村委会主任张金文修房放炮,飞石砸坏了村民陈远祥的瓦,虽然张金文及时把损坏的瓦换成了新的,但陈远祥心里还是不舒服。向丕超在行医时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双方进行沟通调解,后来张金文赔偿陈远祥1000元钱,两家人从此握手言和。

  为解决部分村民“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湖北省大力动员“律师进村”。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党委书记田贵周说起“律师进村”的好处,感触良多。“上级通报,群众堵门”,这是田贵周去年5月上任时的写照。请律师进村,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打官司。律师咨询费,涉及困难家庭、“民告官”案件的律师费,政府买单。前3个月,包村律师的电话被打爆,目前每月接到村民咨询电话也就10来个。田贵周说律师进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以来,这个曾经的信访重灾区,到办事处上访的数量为零,更没有越级上访的。

  让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各级政府尝到了甜头,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更坚定了湖北省各级政府组织多元化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信心。

  原标题:湖北:乡村治理“网”上行

 

编辑:于玮琳

01 02

关键词:网格 农村 村民

更多

更多